新课标背景下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在此教学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的建构。本文结合实例,就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略陈浅见。
  
  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利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模拟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倡导在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案例1在学习“纳与水反应”时,引导学生观察纳跟水反应(将一小块纳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事先滴入了滴酚酞)的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纳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发出嘶嘶声;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光亮的小球;为什么会有小气泡:为什么溶液会变红;为什么用手触摸烧杯时感到发热;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时学生兴趣大增。思维高度集中。立刻研读其中的奥妙。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经过一系列的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的基础。
  教学案例2金属的腐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所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巨大,根据各国的调查结果,一般说来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致为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金属腐蚀的年损失远远超过水灾、火灾、地震损失的总和。据不完全统计,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英国每年为13.65亿英镑、美国为700亿美元、日本为6.25亿日元。我国相当于损失了一个年产300万吨的钢厂,所以金属的防腐意义重大。同学们能否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呢?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利用学生最熟悉的生产、生活的课题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有利于提升学生深究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读文章、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在课堂上,用读文章、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的欲望。
  教学案例3在学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一课时,引入以下两则事故:(1)格林太太有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有名的医院动用了所有堪称世界一流的仪器;尽管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教授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有丝毫的减轻,而且日趋严重……她的病真的就没治了吗?(2)一天,一艘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在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船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他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暗礁?都不是,是钢质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厚厚的钢板怎么这样快就被腐蚀穿孔了呢?
  
  四、利用认识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矛盾是一个人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以形成新的认知矛盾,从而唤起学生对机关报知识的渴望和探求的一种问题情境。
  教学案例4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学生已经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还知道可以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但在学习盐溶液的酸碱性时。学生往往认为盐溶液应该呈中性,此时可以让同学们用pH试纸测定NaCl、Na2CO3、NaHCO3、NHCl、Na2SO4、CH3COONa、(CNH)SO4等溶液的pH值,并将它们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盐溶液并不都呈中性。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有何规律。
  通过这类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置身于学习的矛盾氛围中,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其思维的兴奋点,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讨了新专业的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详细分析了武汉工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塑料成型与模具方向)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新专业建设
苏汶(杜衡)在《现代》一卷三期发表了《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从而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第三种人”论争。因为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编辑,所以施蛰存也被鲁迅和左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宗旨是提高专业队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依据这个宗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大一级综合指标,17项子指标。一级指标进行整体把
目的:制备多索茶碱冻干粉针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方法:制备工艺采用脱炭、过滤、细菌内毒素检查和冷冻干燥,并对其有关物质和含量等项目进行了检测。结果:最佳处方为每100支用多
〔关键词〕 新课改;教师;角色;主体地位;人格;  参与者;促进者;引导者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54—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转变角色,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愉悦地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那么,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转变角色呢?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摆脱传统的思维模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改;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师指导;专业成长;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5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新课程,它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中心,突出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注重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
〔关键词〕 饭店服务;模块式教学; 交叉训练;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2(A)—0042—01    一、分项目模块式教学    现在几乎没有一个职业是只需一种技能就能胜任的。简单的,需要几种、十几种;复杂的,需要掌握几十种技能才能胜任。饭店服务专业的技能亦是如此,它是一组技能的综合。餐厅服务需要掌握的
摘要:面对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以适应新形势的工作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员;知识信息;综合素质    图书馆是高校知识信息最为丰富且集中的地方,其知识信息的广博性、及时性和读者对知识进行选择吸收的灵活性、自主性,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图书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实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