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渍时间对CuO/Cu@BC电极催化CO2还原性能的影响

来源 :过程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303000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具有3D网状结构的细菌纤维素(BC)膜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Cu和CuO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剂电极(CuO/Cu@BC),并通过改变BC膜的浸渍时间实现电极结构调控以探索最佳条件.结果 表明,具有3D球形结构的CuO/Cu24h@BC电极对CO2还原表现出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和更高的电流密度.CuO/Cu24h@BC电极的电化学比表面积最大,达12 mF/cm2.CuO/Cu24h@BC电极可将CO2电催化转化为CO,且产生CO的法拉第效率为52%.
其他文献
针对现阶段钕铁硼废料中稀土难于经济有效提取的现状,开展了钕铁硼废料硫酸化焙烧选择性分离稀土的研究.结果 表明,Fe2(SO4)3亦可使稀土氧化物发生硫酸盐转型,这使硫酸用量显
采用CFD软件模拟了射流作用下圆形截面螺旋通道内流体的流动及强化传热特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了无量纲曲率δ=0.061、无量纲螺距τ=0.121的螺旋通道内复合涡
针对云南高泥尾矿铅锌嵌布粒度细、泥化严重、性质相对复杂的技术难点,进行了铅锌分离实验研究,采用泥砂分级别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有效分离了铅锌,实现了该复杂尾矿资源
对风栅中玻璃的降温规律进行了实验测试,建立了玻璃降温的风栅模型,数值模拟了风压、风温、喷嘴到玻璃距离、出炉速度和玻璃摆动速度对玻璃降温规律的影响.结果 表明,玻璃降
云南某富银锌精矿中银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白铅矿中,本工作以该矿样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性质,采用抑铅浮锌的工艺流程进行浮选,考察了磨矿细度、抑制剂、活化剂及捕收剂等
化学链燃烧技术处置污泥可有效抑制有害气体排放,但干化污泥与铁基载氧体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在流化床内会产生混合分离等问题.在内径(φ)为100 mm的有机玻璃冷态流化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