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的花朵开放得更加娇艳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为流动的花朵安个“家”
  随着我镇经济的蓬勃发展,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我校的民工子女急剧增加。对此,我们把关爱民工子女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努力为这些流动的花朵创造一个温馨的“家”。我们首先从校园和班级布局入手,营造一个漂亮温馨的学习环境,让流动的花朵从内心里喜欢上学校,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比如新生入学时,我们就在校门口用横幅打出——“孩子,这里就是你的家,祝愿你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学校的走廊、过道、班级里挂上“同在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你、我、他”“流动的花朵到家了”“我们同是一家人”等温馨的话语,让流动的花朵感受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接着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真正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比如安排班干部带着新来的同学到学校各处走走,为他们介绍学校的各种设施、各个部门以及学校的整个环境,等他们初步了解学校的概况之后,各班召开“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班会,同学们互相介绍,并为新来的同学赠送书包和学习用具。经过彼此的交流,大家已不再陌生,孩子们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找到“家”的感觉。三年级的小温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我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我很高兴!我爱这个‘家’。”
  二、给流动的花朵修枝剪叶
  一般来说,大多数民工子女都存有一些诸如不讲卫生、说脏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有的学习上落后,有的纪律上松懈,有的思想上不求上进,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抓手,让学生明确一日学习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首先,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公约》从小处着手,奖罚分明,两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使学生找出成绩与差距,不断践行,不断进步。教师根据每个民工子女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有一个过渡期。其次,让民工子女参与学校开展的“做合格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签名系列活动及“行为规范标兵”活动。通过签名教育活动,将自我约束和同学互相监督相结合。经过不懈的训练,孩子们逐步从“他律”转向“自律”,从而达到自律、自信、自强的教育目的。
   由于学校特别注重民工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他们各方面的变化非常大。来自合肥市的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到:以前儿子在老家没人管,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可自从把孩子转到达贤小学后,不到一年孩子就改变了很多,现在待人有礼,会做家务,学习进步,还被评为“文明小天使”。她激动地说:“这可全是学校老师的功劳啊!”
   三、让流动的花朵开得更艳
  民工子女由于流动性的特点,他们在学业上一般基础比较差,学科成绩平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享受公平教育,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民工子女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扶教育。比如,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要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点,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做到讲解精辟、透彻;课堂上适当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其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打消厌学情绪;在作业方面,对他们单独留一些基础性的习题作业,主要是课后习题,既要趋向于易做,又要有合适的量;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尽可能地协助老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由于学校措施得当,老师尽心尽力,同学互帮互助,民工子女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望牛墩镇达贤小学)
  责任编辑 谢光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对利用视听教学进行英语口语培训的实践意义作了简要阐述;其后,围绕应用多元化教学资源、创设互动化培训手段、提炼总结知识元素三个方面,重点提出了利用视听教学进行英语口语培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视听教学;英语口语水平;视频资源  【作者简介】段月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英语口语水平已成为考察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据此,为了提升学校教育的人才
【摘要】在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日趋普遍的背景下,应明确并肯定信息化技术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熟悉并掌握信息化教学知识和能力是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本文分析了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技术对高职英语教学产生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的有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职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构建结构化知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核
案例背景  春季学期接手了一位休产假老师的班级,还没有正式上课就从其他老师口中认识了一个这样的学生:上课坐不住,屁股上像扎了刺,东倒西歪;语文老师在点评作文,他趴在课桌上呼呼睡大觉;英语作业几乎完全不写,连基础的字母都认不全;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画,他在教室内乱跑;捏死了科学课上同学们养的蚕宝宝;课间休息时和同学正玩得好好的,突然就对其他同学动拳脚;不注意用语文明,经常满嘴脏话,没有同学喜欢和他
还在孩提时,就曾被这本爱的书籍滋养过。当时读到的是《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讲的是一个叫朱里奥的孩子,因为不忍心父亲为养家糊口累垮身体,利用晚上时间悄悄替父亲抄写,尽管被父亲误解,尽管拖垮了自己的身体,依旧无怨无悔的故事。作为小学课文,它里面的每一个文字,都勾起我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走进朦胧的过往。我一直记得,那时我家家境也不好,父母每天辛苦劳作,但他们很喜欢我读这篇课文给他们听。自然,他们也坚持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的品德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就像是在观赏一幅世界名画,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又像是在欣赏一首世界名曲,使人余音在耳,绕梁不绝。这类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情感丰富、专注投入,学生情感涌动、全神贯注,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地吸引了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激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贯穿课堂始终的
雷锋是遥远的叔叔,画上的名人,但当我们都来说一说雷锋的那些事儿,雷锋就变成了可亲的“哥们”,身边的“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雷锋。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号召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有的同学抱怨说:这个雷锋呀,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好事呢,害得我们要天天做好事,累死人了……  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没有批评学生。学生抱怨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雷锋,是因为我这个班主任将学雷锋活动弄得太严肃太枯燥。 
2008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培养出教育家成仿吾的湖南省新化县白云村“白云完小”(前身为“西团书院”),曾以环境优雅著称,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几乎从未中断过教学活动。可现在这所学校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8位教师和大约250名学生。古香古色的校园环境逐渐遭到破坏,校门口一栋曾是教员宿舍的木结构房屋,现已被粗糙的红砖房取代。两排据说是清朝风格的木房在五年前被列为D级危房,遭拆除,片瓦不存
据《江淮晨报》9月19日报道,安徽合肥市民黄女士向媒体反映,她女儿就读的某小学为了搞中秋活动,要求统一着装:男生穿唐装,女生穿旗袍。家长认为,这种衣服穿一次就压箱底,实在是浪费。而校方认为,当前社会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希望可以通过此类活动来强化孩子们的相关意识。   笔者以为,作为教育机构,引导学生回归传统,了解传统文化无可厚非,但如此“盛装”回归传统,就未免有点过于形式化了。  近年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操作能力,初步尝试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等方法,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激发乐于尝试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愿望。  2、感受动脑筋、勤思考带来的愉快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