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阿依木尼沙·胡达拜尔地
  (于田县喀尔克乡中学 新疆于田848400)1运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概念的讲述都是用实验来说明的,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推理,引出概念,形成概念。从简单的实验中学生在动手、动脑、总结的过程当中可以明白道理、学会新的内容。这种从实验中引出概念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活学活用,加深理解,学会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探究的能力,避免填鸭式的学习。
  2多种媒体交叉使用,恰当搭配,激活课堂教学
  多种媒体使用时,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分析、接受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多种媒体包括电教媒体,也包括各种传统媒体,教师要注意把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科学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长处。如使用课件教学时,虽然可见能提供鲜明的图形或文字,但由于它对视觉有较强的刺激,若学生始终处于这种刺激下,很容易疲劳。而板书属于对视觉的弱刺激,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在设计课件教学时,应该考虑课件和板书交叉使用。图像信息后带有总结性的文字信息由课件提供,分析课文过程中的文字信息由黑板提供。这样,学生的视觉有一个调节过程,容易集中注意力,以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运用多种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极大的作用,但不可滥用媒体。这就要求在运用教学媒体时,既要注意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又要注意一节课不能用的太滥太多,否则不尽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分散学生额注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课堂上要力争做到,即从不同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好盎然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教师要更新观念、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
  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避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明确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拥有时间才能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有些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一味的讲解,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自己的思维到哪儿,就一定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走,甚至统一标准答案,这无形中就阻止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让学生产生了依赖思想,造成了学生自学能力差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教师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又可以让教师教的很轻松。
  4讲究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课堂提问,可以开导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做情感的双向交流。课堂提问一般都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掌握主动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但它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此,教师讲课的时间不宜过多,剩余时间让学生提问,可以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交流,以便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见。
  5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行为,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逐步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学会用所学化学知识,所学化学实验来检验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为学习,为化学实验来设计方案,细心的处理各种材料,观察、测量并记录数据。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也开阔不了学生的思维,更别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探讨的能力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钻研教学方法。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从而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并使学生在已有的就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探讨、质疑、领悟地方法学会新知识,在化学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指导作用,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一种灵感,更直观地掌握一定的技法,提高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领略艺术文化的知识性、情感性、社会性、广泛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 激发兴趣; 示范指导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美术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为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
期刊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它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捷性等品质。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主线,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的定义域是构成函数的两大要素之一,函数的定义域(或变量的允许值范围)似乎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在解决问题中不加以注意,常常会使人误入歧途。在解函数题中强调定义域对解题结论的作用与影响,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也是老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由一道中考题的分析中得以启示。和同事资原共享  【原题】  2010年福州市初中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三、实验与探究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B.  (2)若要组装
期刊
课堂,就像一曲迷人的歌。  每当孩子们灿烂的神情随我讲解而变化,每当孩子们闪亮的目光随我手势而移动,每当孩子们涨红着小脸思维闪耀灵性涌动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慰,满足和甜美。这不,今天的课上得很开心。开心,因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开心,因为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开心,因为教学中的精彩纷呈。  这堂课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布置的作业里有这么一题:看图列算式:  ?  □÷□=□(个)……□(个)  
期刊
1让化学贴近生活  化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化学。实际上化学知识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我们周围的生活,是已知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有这样的体验,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化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内容发生交互作用,构建他们自己的化学知识。如在上“氧化反应”这一内容时,我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观察自己周围已经旧的开始氧化的铁栏杆,铁窗等,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把自己学到
期刊
【摘要】构建真正的历史高效课堂就应去掉那些片面追求形式、甚至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彻底纠正轻视历史学科的观念,真正做到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脚踏实地地去研究、实践历史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 实践; 高效课堂新课改以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和老师把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2011年9月份以来,我校也在高一年级和七年级开展课
期刊
1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我们以前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和传统授课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完全由教师操作或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操作,大多数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只能看实验步骤、方法,学生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当然就没有积极动脑,也无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联系起来,造成物理教学效果底下,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减,如果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这样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
期刊
【摘要】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很强,情感容易受到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创设合情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本领,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积极性; 年龄特征; 心理特点;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只注意那些直接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是能引起
期刊
帕提古丽·吾麦尔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着教育的深刻改革。教育的深刻改革首当其冲的是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论摆在了每一位教师面前。如何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玩”中有所悟,成了素质教育下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面对和考虑的事情。如今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广泛普及,
期刊
1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前提  学生崇敬汉语老师,崇敬他的知识、崇拜他而为人,得到教师的关爱,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感,学生才能喜欢汉语课,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汉语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用自己的师爱温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