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 有效实践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从学科的“应用型”性质出发,以促进学生应用知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任务的一项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等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呢?
  一、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元、角、分》这一课的综合与实践课教学中,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把教室模拟成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小小百货店”,让学生在体验购物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方法。这样教学不仅能开拓、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利于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丰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二、提供实践的机会。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原则,在设计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后,要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应用性,从而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有关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计算日常生活中实际物体的面积或体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较于数学其他内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抓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觉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让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变得有趣、丰富,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平均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教师请学生思考,隔壁班组织了一项计算能力测试活动,这个活动共有甲、乙两队参加,每队各有三名学生。现在两队的成绩出来了:甲队三名学生的得分依次为87、83、88 ;乙队依次为94、73、85。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请评判哪个队的成绩更好。最后,进行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算哪个队的成绩好。
  这样,通过一个灵活的情境创设及问题置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去探索、思考、讨论、分析,进而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的思路及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觉、自主、自由的活动中,激发主体意识,获得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进而提升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严 芳
其他文献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潜伏期2周~8个月,平均为3个月,本病几乎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者发病率最高,高峰为20~25
患者男,60岁。主因大便带血、变细伴右下腹间歇性胀痛3个月,到镇卫生院诊治,考虑为痔疮。2个月后因大便带血量增多、次数增加,遂到我院就诊。肛指检查发现直肠有一肿块,拟诊为直肠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发病率为10%~15%,并以每年0.2%~8%的幅度上升。药物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要给予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一种宽广的视
那天如同往常一样,伴随上课铃声的响起,我轻快地走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也追星》。上课伊始,我开门见山:“同学们追星吗?”话题一出,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但大多追的都是歌星、影星。我见势头不对,及时调整:“同学们所喜欢的偶像明星男的帅,女的靓,使人一见倾心,这本无可厚非,但明星仅仅就指这些影视歌星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不是。”我趁热打铁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明星’呢?”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