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下的试片溶蚀速率及岩溶碳汇

来源 :地球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对石灰岩溶蚀速率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白云岩溶蚀速率对于土地利用的响应研究却罕见相关报道.因此,探究不同土地利用对白云岩溶蚀速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并可为评估白云岩地区的岩溶碳汇效应积累基础数据.本文以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小流域——贵州施秉黄洲河白云岩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白云岩溶蚀试片对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下的白云岩溶蚀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白云岩试片溶蚀速率的大小为旱地(4.25 mg/(cm2·a))>林地(1.01 mg/(cm2·a))>水田(0.14 mg/(cm2·a));白云岩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值减少而增大;但其与土壤CO2浓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土壤含水量、容重对溶蚀速率的影响不大.由白云岩试片的溶蚀速率估算该白云岩流域的岩溶碳汇总量为351.70 tCO2/a,岩溶碳汇通量为7.31 tCO2/(km2·a),与前人利用水化学径流法计算相比明显较小.与以往在石灰岩区使用溶蚀试片法和水化学径流法计算的岩溶碳汇强度差异大致相同.
其他文献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常规的储层特征研究不能满足储层精细评价的需求。为深化古龙页岩油储层特征认识,通过岩心观察、实验分析、测井解释等手段,开展了古龙页岩油储层岩性、岩相、电性、物性、含油性、烃源岩特性、脆性及地应力各向异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龙页岩以层状、纹层状为主,具有储集性好、含油丰富、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高、脆性指数较高、水平应力差较小等特点;根据储层特征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古龙页岩油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指导完成了4个先导试验井组目的层段
2018年1月至11月对苏州城区8个片区23个监测点的河道断面进行每两月一次的后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定量采集和分析,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127种,其中,轮虫48种,枝角类41种,桡足类38种.苏州城区河道后生浮游动物的年度优势种共24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25 ~ 0.84之间,不同片区之间的生境异质性导致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差异较大.各片区的年均后生浮游动物总密度为(315.2±161.4)ind/L,年均后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为(0.77±0.27)mg/L.不同片区间的生境异
为建立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实现古龙页岩油的经济有效开发,系统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在地质研究、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创新设计了全息智能生态系统总体架构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孪生应用系统3个系列产品。通过混合架构应用开发和运维、云计算资源集成服务、动静态数据一体化存储、大数据智能分析、工作流程管理、数据和模型可视化和一体化应用集成技术研究,开发了全息智能生态系统V1.0版本。实践应用表明,采用大系统设计、平台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