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形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能够迅速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英语课堂;高效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学习”的思想,也就是说,学习英语离不开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把握教学原则、创新教育方法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要用教法去影响学法。只有教师教得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法。游戏教学法适合时代发展和儿童心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学做人,游戏教学法真正体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1.集中注意力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10-12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学生就会出现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现象。这时,教师可采用游戏竞赛法,刺激他们的大脑,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
2.提高记忆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痛的问题是:为何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得如此快。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教师还没有改变自己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认识结果取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是暂时记住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因而对所学知识记忆不牢固。心理学上认为,人在精神亢奋时,对外界的刺激体验最强烈,对外部信息的接受也是最快的。
3.培养表演力
初中生善于模仿,很容易进入角色,为此,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能使所学的语言材料显得更加真实,使扮演者身临其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如在学习有关表情的词汇(如sad, happy, worried, nervous, afraid, satisfaction, surprise, anxious等)后,教师可利用单词接龙比赛复习表情感的词汇。
二、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利用
1.利用游戏复习旧知识,创造英语学习气氛
英语是一门语言,离不开听和说,游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为学生间的英语语言交流扫清了障碍。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活泼,爱说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唱一首英文歌曲,也可以念一些有节奏韵味的句子。初一许多单元就配有“Read and Chant”和短句朗读,在教Book 1 Unit 12之前,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拍手跟着节拍念: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Football, foot-ball. What’s his favorite sport? volleyball, volleyball, volleyball.
What’s her favorite sport? Skating, Skating, Skating, What’s their favorite sport?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学生通过动口读唱,调动了他们的感觉器官,吸引了注意力。但此项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5分钟。
2.利用游戏呈现新课
呈现是教师创设一种意思明了的情景,并用标准而清楚的英语语言将要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项目介绍给学生,它是学生进入感知阶段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呈现时,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找到有利于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和材料,以加深对新知识的感知和掌握程度。以JEFC book 1 lesson 78为例,教师用动作介绍完新单词throw,ride a bike swim fly后,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做“指令动作”游戏。先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说:“ride a bike”,他们马上做出骑单车的动作;教师再说“fly a kite”,他们也要做出反应。有句名言说得好:“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learn.”
3.利用游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难点是一节课中关键的部分,重难点处理得好,对学生掌握知识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巧用灵活的方法化解难点。下面以JEFC Book 1 lesson 93 where are you from? 为例,教学时,我让学生制作几个国家的小國旗,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这些旗子,挨个走上讲台。学生一边举着旗子一边回答,通过看国旗认国家、学单词,在不知不觉中把重难点都解决了。
4.利用游戏提高记忆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心理学家指出,新颖的题材内容、令人产生兴趣的东西以及激动人心的事件、形象生动的讲述等,都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力就能记住。所以我在教反身代词时,编了一个顺口溜带领学生念:I teach myself, you teach yourself. He teaches himself, she teaches herself. We teach ourselves, you teach yourselves, they teach themselves.然后把全班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组每人说一句。哪一组的学生接不上就算输。学生的热情空前提高了,记忆得也很快。
5.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创造能力
对语言教学来说,表演的过程就是操练和练习、提高口语技能的过程。它为语言的使用创造了一个直观的情境,课堂上角色的表演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手段,也是训练学生进行情景交际的好方法。初中教材书中就有许多对话来源于生活,很适合表演,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表演时教师要求学生尽量不看书。要他们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并加上动作表演,必要时加上一些头饰道具,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通过表演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游戏倍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使学生会学、爱学、能学、乐学,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知识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学习趋于主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英语课堂;高效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学习”的思想,也就是说,学习英语离不开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把握教学原则、创新教育方法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要用教法去影响学法。只有教师教得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法。游戏教学法适合时代发展和儿童心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学做人,游戏教学法真正体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1.集中注意力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10-12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学生就会出现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现象。这时,教师可采用游戏竞赛法,刺激他们的大脑,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
2.提高记忆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痛的问题是:为何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得如此快。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教师还没有改变自己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认识结果取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是暂时记住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因而对所学知识记忆不牢固。心理学上认为,人在精神亢奋时,对外界的刺激体验最强烈,对外部信息的接受也是最快的。
3.培养表演力
初中生善于模仿,很容易进入角色,为此,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能使所学的语言材料显得更加真实,使扮演者身临其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如在学习有关表情的词汇(如sad, happy, worried, nervous, afraid, satisfaction, surprise, anxious等)后,教师可利用单词接龙比赛复习表情感的词汇。
二、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利用
1.利用游戏复习旧知识,创造英语学习气氛
英语是一门语言,离不开听和说,游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为学生间的英语语言交流扫清了障碍。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活泼,爱说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唱一首英文歌曲,也可以念一些有节奏韵味的句子。初一许多单元就配有“Read and Chant”和短句朗读,在教Book 1 Unit 12之前,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拍手跟着节拍念: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Football, foot-ball. What’s his favorite sport? volleyball, volleyball, volleyball.
What’s her favorite sport? Skating, Skating, Skating, What’s their favorite sport?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学生通过动口读唱,调动了他们的感觉器官,吸引了注意力。但此项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5分钟。
2.利用游戏呈现新课
呈现是教师创设一种意思明了的情景,并用标准而清楚的英语语言将要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项目介绍给学生,它是学生进入感知阶段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呈现时,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找到有利于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和材料,以加深对新知识的感知和掌握程度。以JEFC book 1 lesson 78为例,教师用动作介绍完新单词throw,ride a bike swim fly后,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做“指令动作”游戏。先让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说:“ride a bike”,他们马上做出骑单车的动作;教师再说“fly a kite”,他们也要做出反应。有句名言说得好:“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learn.”
3.利用游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难点是一节课中关键的部分,重难点处理得好,对学生掌握知识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巧用灵活的方法化解难点。下面以JEFC Book 1 lesson 93 where are you from? 为例,教学时,我让学生制作几个国家的小國旗,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这些旗子,挨个走上讲台。学生一边举着旗子一边回答,通过看国旗认国家、学单词,在不知不觉中把重难点都解决了。
4.利用游戏提高记忆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心理学家指出,新颖的题材内容、令人产生兴趣的东西以及激动人心的事件、形象生动的讲述等,都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力就能记住。所以我在教反身代词时,编了一个顺口溜带领学生念:I teach myself, you teach yourself. He teaches himself, she teaches herself. We teach ourselves, you teach yourselves, they teach themselves.然后把全班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组每人说一句。哪一组的学生接不上就算输。学生的热情空前提高了,记忆得也很快。
5.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创造能力
对语言教学来说,表演的过程就是操练和练习、提高口语技能的过程。它为语言的使用创造了一个直观的情境,课堂上角色的表演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手段,也是训练学生进行情景交际的好方法。初中教材书中就有许多对话来源于生活,很适合表演,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表演时教师要求学生尽量不看书。要他们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并加上动作表演,必要时加上一些头饰道具,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通过表演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游戏倍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使学生会学、爱学、能学、乐学,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知识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学习趋于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