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来源 :辽宁警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上,刑法理论及实务界存在着诸多分歧与争议.文章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解释论立场出发,对该规定可能的语义内涵和罪过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司法实践中相关情形的定罪量刑作出了分门别类的澄清.
其他文献
警察院校毕业生长期不能对口就业;招录警察的"报考公告"本身存在缺陷.原因是警察院校盲目扩招;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现行考录制度的配套政策尚不健全.改进对策有:
刑事再审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特殊救济程序,再审的对象是已经生效的法院裁判.唯其特殊,世界各国对再审程序的启动都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在普通程序穷尽之前,不得启动再审
调解作为我国民事审判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解决民事纠纷、缓和人民矛盾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调解制度显现出许多弊端.文章就新时期我国的民事调节制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荣辱,成败得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顽固性呃逆胡某,女,38岁,1993年2月3日初诊.呃逆2年,经治有减,抑郁加重,频频而发.近半月呃逆复作.刻诊:呃逆不断,声高,难以自制,伴胸中灼闷,偶痛如刺,叹息不已,精神疲惫,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