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个性化教学理念,落实个性化教学策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以及创新意识的发展,为作文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从个性化角度出发,对写作教学进行深入探索。
  个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个性化角度下的写作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作文任务,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一、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理念,突出个性
  在过去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始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写作成果,但是对于学生的作文过程的关注度不足,导致学生对于作文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认为写作无非就是简单的造句,然后将句子组合在一起。在这样的写作理念下,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始终不高。因此要求教师注重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案,有效突破以往单纯注重写作结果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创作的空间,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发挥学生的个性,写出体现学生个性特点的文章。
  例如,以“我的心爱之物”为题作文时,教师可以展示学生最喜爱的物品,比如小动物、小玩具、新衣服等,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为何会如此喜欢。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每一部分的特点,再想一想“我”是如何得到这个东西的以及喜欢它的原因,这在无形中能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据自己心爱之物的特点写作,突出心爱之物的独特之处,并融入喜爱之情。
  二、创新小学作文方式,做好个性化写作指导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从个性化的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的作文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的记叙文内容平铺直叙,毫无新意,让人没有丝毫的阅读欲望。因此教师要结合现状,制定个性化的写作指导策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作;创新写作方式,比如运用插叙或者倒叙的方法,制造文章的冲突点,表达主旨,让学生高效完成写作任务,实现个性化成长。
  例如,以“‘漫画’教师”为题作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突破教师日常的形象,跳出以往人物描写的思维定势,描述在生活中观察的教师形象,可以是教师的大眼睛,也可以是教师的行走姿势等,将写作重点放在教师的某个特征上,然后从这个特征延伸开去,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可以灵活应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比如倒叙、插叙等,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发展个性化思维
  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合理地设计,比如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这样做,学生的写作思维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并在真实情境中切实体会到真情实感,从而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
  例如,以“我想对您说”为题作文,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真实的情境,将每位学生家人的照片上传到电脑上,邀请其中一位学生将自己想对家长说的话对着照片说出来,尽可能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场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幻灯片的播放,学生的记忆大门打开了。可是此时学生的思路凌乱,不能有效组织语言,教师可利用范文引路,教授学生把事件叙述具体的方法,更着重强调边叙边议,学生有了范文引路,说话、练笔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实施个性化教学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提升对于个性化教学的关注度,进行个性化指导,拓宽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思路,促使他们对作文产生全新的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我的好朋友刘诚,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是人人羡慕的学霸,但有个缺点——怕水.rn因为住在河边,我们夏天都是在水里度过,抓鱼摸虾,但对于刘诚来说,下河就难上加难了,因为他
期刊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游玩的好地方——邢台动物园.rn从大门进入,穿过绿油油的植物带,就到了小动物们生活的地方了.我拉着爸爸的手边走边看,那边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一身粽红
期刊
老鼠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有气无力地走在大街上,眼珠滴溜溜地转,恨不能马上找到食物.rn直到傍晚,老鼠来到一座豪华的房子前,心想:这么豪华,晚餐一定很丰盛.它围
期刊
我的闺蜜叫叶甜仪,特别爱看书,我们都亲切地唤她叶子。  叶子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擦完桌子后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而且只要有时间,就孜孜不倦地读,简直是手不释卷。  她看书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生怕落下什么精彩的细节,嘴里还碎碎念,应该是在读书中的内容,有时会捂着嘴巴笑。“哦,原來如此!”如果读明白了一个地方,就会点点头,口中念念有词,恍然大悟似的。  课间,同学们有的聊电视剧,有的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