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老人“吃病”早察觉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进入老年期,味蕾退化,胃肠道消化功能也不断降低,不少老人进食无味,逐渐食而不多,这是一种自然衰老的现象。但是有的老人原来胃口不好,吃得不多,而突然嘴馋好吃,除一日三餐饱食外,还不停地吃零食,但仍喊饿。对于这样的老年人请切莫大意,老人“好吃”很可能是疾病的先兆。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甲状腺分泌旺盛,进而加速了机体的代谢,能量消耗加快,因此对能量的需要量猛增,出现多食、易饿、易怒、失眠、多汗等症状。
  2.糖尿病
  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地利用糖产生能量,供给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因此糖积累在血液中。当血糖升高超过身体的限度,糖则随着尿液中排出体外,出现多尿、多饮、多吃、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
  3.胰岛B细胞瘤
  胰岛B细胞瘤可促使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加快机体的代谢,使血糖降低,患者经常有饥饿感,出现心慌、无力及多汗等症状。
  4.癔病性或精神性食欲亢进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功能的退化,脑细胞数目逐渐减少,发生老年性痴呆等一系列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行动不便。无知性地好吃,这样的老人不知饱,整天不停地吃。
  5.其他
  平时饭量不大,食量慢慢增加,爱吃、贪食含高脂肪、多蛋白质的食物,这些人当排除了上述疾病外,很可能为发胖先兆。
  所以老年人若一旦出现“好吃”,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及早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一、《内经图》的来历《内经图》又名《延寿仙图》(原大53×121公分),由清末“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该图的付梓时间,《内经图》上款刻明为“光绪丙戍荷月上浣”,即清朝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农历六月上旬。二、《内经图》的价值1.它形象地标明了“周天功”的气行路线;2.它具体地给人们直观的示意。《内经图》由署名“天任”者为该图题跋(ba)(写在文章、书籍等后面评价内容的短语)
山药原名薯蓣、山芋,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以河南博爱、武涉、温县等县(古属怀庆地区)所产的质量最好,被奉为道地药材,习惯上称做“怀山药”,又称淮山药、淮山。它营养丰富,既可做主食食用,又可做蔬菜或酿酒原料,同时又是一味重要的滋补药物。有野生与栽培两种,药用以野生的优于栽培的。祖国医学认为,山药味甘,性温平,入肺、脾、肾三经,有润肺、健脾、固肾、益精的作用。其
一、何为肥胖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并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称为肥胖症,是目前最常见的营养疾病之一。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一)分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1.单纯性肥胖多见于儿童,一般无明显症状,有饮食因素,生活因素,遗传因素等。人类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2.继发性肥胖,也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人到老年,要学会求新求变,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只有这样,生活才不会那么单调,那么枯燥。因为生命从来就不是只有一种颜色。每天改变一点点,生活滋味最新鲜。人到老年,要学会每天快乐一点点,不变那么多,只变一点点。生命可以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快乐不来,自己寻找,快乐永远是良方:去忧伤,除烦恼,防颓废,抗衰老,美化灵魂,滋养容颜。每天快乐一点点,生命鲜活一点点。人到老年,要学
邓亚萍曾说过:“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邓亚萍能够“管住自己”,因此,这个曾被认为“不是打(乒乓)球材料”的小姑娘,硬是在乒坛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世界乒坛的一面旗帜。邓亚萍的“管住自己”,不仅运动员应该提倡,对老年人来说,同样重要。因为人到老年,没有了单位的管理,没有了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没有了他人的监督,成了社会上的自由人,在家庭中成了被人敬重的长者,加之体力、精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