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实施,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育领域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作为班主任,在新的形势下,该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的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我的管理理念是: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每个学生都是人才,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现在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大多一统到底。往往是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是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对此,我认为可以把“参与式”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
  首先,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个个都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既可以增强透明度,又可以增加向心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班主任要转变观念,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班级管理,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应是班级的主人,都应参与班级管理。因此既要充分发挥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好学生”的作用,又要发挥好缺点较多的 “坏学生” 的作用;既要让 “好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同时又要激发“坏学生”的特长,用好他们。其实用好“坏学生”了,班级就基本好了。
  其次,使学生人人有事做,班级事事有人管。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使每位学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在学习上和班级管理中得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会更加促使他们勤奋,上进,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促使其通过自己的优良成绩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成绩差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不能获得成功,就是在班级管理中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就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心,失去在这方面表现的欲望。然而,处于这一特殊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又有着受别人关注的迫切愿望。一旦其愿望不能实现,他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因素,就会在其它方面去寻找表现的机会。这就难免会使他们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面了解,善于发现,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把消极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并以此作为突破口,促使学生健康向上、全面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努力做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必须要严格要求学生,不得放纵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让他们明白你对他们的爱。否则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把事搞砸,甚至搞出不好的事情来。班级的日常管理真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事情虽小但多如繁星。让每件事情都有学生负责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这样班级管理的效能就提高了。
  再次,要做到 “大班化小组,人人都是‘长’”。
  在人数高达四十、五十甚至六十、七十的班级里,必须进行分组,把“大”化“小”。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小组设各种“领导职务”,人人都带个“长”字,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路队组——负责放学排队及回家路上的纪律;卫生组——负责教室及卫生区域内的清洁工作,检查个人卫生;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各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级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班主任可以把班级日常工作分成学习、卫生、纪律等几部分,每部分由一位同学主管。但班主任也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可设立“班级日志”,由值日班干部、值日学生共同填写每天班里发生的事情。同时,班主任还可设立“班级密探”,也就是你的“卧底”。每天班里的事你必须清清楚楚。特别是在出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排解学生间的矛盾,特别要善于做“刺头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又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了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作用。
  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只要我们小心培育,大胆放手,明确自身的参谋长和主心骨的地位,用班级内部的评价方法,从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班级管理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他们一定会成功地表现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无完人,瓜无滚圆。任何人都有亮点,让亮点照亮别人,照亮全班,使班集体其乐融融。
其他文献
如何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农村寄宿制小学共同面临的新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就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发展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问题与现状  1、艺术课教师严重缺少。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艺术课教师非专业化现状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素质教育的需求极其不相适应。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因缺少艺术类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重主课轻副课的现象,语数外一枝独秀的倾向还比较严重。专业化的艺术课教师缺少,一直困扰着农村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总觉得它们是一对对立的统一体,犹如一副跷跷板,难以处理: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的多了,主观预设的就没用了。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机械的。如何处理好“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感悟,获得一定
期刊
纯粹的知识教授会把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起很久以前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让活动带领学生走
期刊
一、灵活运用各种富有趣味的语言  语言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富有趣味的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更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而且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兴趣,在教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乡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代为监护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健康、心理、教育等都处于弱势地位。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展开论述。  一、留守儿童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学习成绩
期刊
随着科技发展成果的不断显现,科技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其中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课堂。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正因为如此,多媒体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运用得也越来越普遍。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
期刊
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结果和发展潜能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为此,我在初中英语课教学中的学习评价做了点尝试。  一、明确学习评价的意义  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着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没有存在所谓“差生”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应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也就不存在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标准。  初一新生刚接触英语时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是由
期刊
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  一、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如何较好地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本人认为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不仅应该充满激励和关怀,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  案例1:班里有个小男生是个老实听话的孩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  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  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以往单一的定  时性考查既不能全面地测试出学生的真正成绩,而且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减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新课程下的评价的方式不再是一不  变的,而是形式多样的。下面就教师对小学生课堂音乐学习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