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网络信息化已成为各个领域信息交流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各种突发性事故频发,城市的消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沿用传统模式进行消防监督执法和灭火应急救援工作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文结合部队实际应用,浅谈一些粗略的见解。
[关键词]消防;信息化;成果
[作者简介]黄卫,贵州省消防总队瓮安大队助理工程师。
一、信息化建设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信息化建设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某市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有人报警,调度员利用“119”指挥系统通过访问电信局信息库,显示主叫号码、单位名称和地址,同时对起火点进行“地图定位”,并显示第一出动的责任区消防中队、就近增援中队以及可供使用的水源和相关信息,通过系统20秒内编制出动方案,火警调度员3~5秒内将信息传到火警受理终端并打印出出动命令,进行统一的调度指挥。第二大(中)队火警受理终端在接受出动命令同时,自动启动警灯、警铃、照明、车库门自动打开,消防官兵迅速出动,通常40秒内完成。整个闻警出动和消防车驶离中队的情况接受指挥中心的摄像监控。第三中队指挥员在出动过程中,打开手提电脑调出该单位的情况数据库以及消防中队灭火演练、消防水源、重点部位、起火点的数据库,掌握该单位的消防情况,并拟定灭火预案、灭火决策和行动方案。119指挥中心利用交通指挥中心传输的主要路口图像显示,了解消防车的行驶情况和交通堵塞情况。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了解消防车的运行轨迹,增援力量各自所处的位置、行驶情况并向火场指挥部报告情况,使人员、车辆全时空、全方位处在指挥中心控制之下。消防队员利用350兆集群通信工具始终保持与上级及队友的联系,直到火灾被彻底扑灭。
二、国家信息化建设在部队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当前部局和总队等各级网站已作为指导部队管理工作的平台,利用消防网信息发布权威性高、宣传导向性强的特点,及时了解掌握基层中队和兄弟单位的工作动态。在管理过程中,各级消防网站开设网上论坛、电子信箱及时了解基层官兵的思想状况,利用网络沟通的“零距离”倾听基层官兵呼声,根据大量的来帖,广泛了解官兵在部队的生活,收集整理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一)拓宽部队管理新思路。充分发挥信息化知识保鲜的特点,努力挖掘吸收网上的新型管理理念,从传统的指导理念转变到依靠科学手段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大胆运用科学的带兵方法,努力探索用新的方法手段激活管理的路子。运用网络充分延伸借鉴范围,拓展眼界空间,链接消防部队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网络整合资源,把广与深、博与专结合起来,运用网络信息内容可以平等共享的特点,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二)强化政治教育效果。借助消防网站信息海量、资源整合的优势,构建网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网上设置议题展开讨论,让官兵在相互交流中沟通思想,启发觉悟。在网上设置学习园地、自学函授、考生辅导站、实用技能培训等学习栏目,开发网上理论考核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独立的网上俱乐部,开设“音乐在线”、“影视娱乐”、“游戏频道”等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栏目,周末假日组织官兵在线看传统影片、听革命歌曲;开设网上论坛和交流区,在节日生日在网上互致祝福、互赠电子贺卡,增进官兵情谊,品味高雅的娱乐项目,为官兵健康成长提供丰盛“文化大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教育效果。
三、信息化建设在消防宣传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消防宣传要注重实效、讲究方法。消防宣传必须拓展工作思路,“求新”就是要求消防宣传手段、内容、形式等要不断推陈出新、力求突破,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现在消防部队的消防宣传已经利用起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把部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消防宣传中来。但要达到扩大宣传工作的影响范围和浓度的旷日持久,还要时时求快,事事求快。
四、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意义重大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就是推动业务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一项业务工作要想在网上运行, 首先必须将业务流程计算机化, 而计算机化的前提是每一个业务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做好消防执法监督工作,实现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公开化、规范化,充分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将所有的消防监督工作的审批手续通过网上进行流转。所以公开、规范和优化消防监督业务流程,明确审批时限,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违法违规的空间和机会, 规避监督执法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有效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水平和质量。
(二)尝试构建消防监督执法三方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地方政府、消防监督机构和被检查单位之间建立网络。消防监督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本地区情况进行统计,向社会公布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也可以在监督检查之后,将检查结果、隐患整改等情况录入系统,同时将存在重大火险隐患的单位或者一些基础资料上报给当地政府。地方政府通过网络对本辖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可以采取政府令、办公会等手段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推动各项监督执法工作深入进行。各类单位则可以通过网络,在终端计算机内录入本单位各类防火档案、总平面图、水源图等相关信息,对各种变更情况进行及时更新,为防灭火工作提供便利,还可以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反馈,提出复查申请等,提高消防监督机构工作效率。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构建面向社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立足消防工作面向社会的特点,建成综合性、寓服务、管理、告知、交流、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窗口”,积极通过网络媒体为社会提供各类消防信息,如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等,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更好地适应警务改革和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同时在网上受理消防业务,公布依法行政的有关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严格、公开、公正执法和廉政建设,提高了消防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
五、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引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走向现代化
(一)加强通信指挥系统建设。首先是完善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规范执勤中队计算机处警终端使用维护。为新建消防站配备计算机处警终端和通讯指挥设备;其次是升级改造远程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完成大队三、四级组网建设任务和中队视频监控图像传输网络;三是统筹规划网络结构、IP地址和网络设备,配齐配强网络安全管理设施;四是完善通信指挥车功能和设备配备,实现移动指挥车和指挥中心间灭火救援辅助决策资料和调度指挥指令的实时互传。所有执勤车辆全部实现GPS定位功能。执勤中队积极开展应急通信与灭火救援合成演习;五是加强指挥中心调度员和基层单位接警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规范接处警工作。
(二)深化灭火救援业务基础信息应用。一是及时更新信息数据库,充实完善灭火救援业务基础信息数据资料;二是规范和强化办公自动化、网络版火灾统计、教育训练计划网络管理等信息系统应用,确保网络版火灾统计管理系统火灾信息24小时内录入率、接警出动信息12小时内录入率、火灾信息录入率100%,录入数据审核率100%;三是按时完成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工作;四是实现士兵和专职消防员个人信息微机化管理。
(三)进一步强化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建立并落实信息研判机制,以信息主导警务,重点围绕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工作,强化信息分析研判,并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关键词]消防;信息化;成果
[作者简介]黄卫,贵州省消防总队瓮安大队助理工程师。
一、信息化建设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信息化建设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某市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有人报警,调度员利用“119”指挥系统通过访问电信局信息库,显示主叫号码、单位名称和地址,同时对起火点进行“地图定位”,并显示第一出动的责任区消防中队、就近增援中队以及可供使用的水源和相关信息,通过系统20秒内编制出动方案,火警调度员3~5秒内将信息传到火警受理终端并打印出出动命令,进行统一的调度指挥。第二大(中)队火警受理终端在接受出动命令同时,自动启动警灯、警铃、照明、车库门自动打开,消防官兵迅速出动,通常40秒内完成。整个闻警出动和消防车驶离中队的情况接受指挥中心的摄像监控。第三中队指挥员在出动过程中,打开手提电脑调出该单位的情况数据库以及消防中队灭火演练、消防水源、重点部位、起火点的数据库,掌握该单位的消防情况,并拟定灭火预案、灭火决策和行动方案。119指挥中心利用交通指挥中心传输的主要路口图像显示,了解消防车的行驶情况和交通堵塞情况。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了解消防车的运行轨迹,增援力量各自所处的位置、行驶情况并向火场指挥部报告情况,使人员、车辆全时空、全方位处在指挥中心控制之下。消防队员利用350兆集群通信工具始终保持与上级及队友的联系,直到火灾被彻底扑灭。
二、国家信息化建设在部队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当前部局和总队等各级网站已作为指导部队管理工作的平台,利用消防网信息发布权威性高、宣传导向性强的特点,及时了解掌握基层中队和兄弟单位的工作动态。在管理过程中,各级消防网站开设网上论坛、电子信箱及时了解基层官兵的思想状况,利用网络沟通的“零距离”倾听基层官兵呼声,根据大量的来帖,广泛了解官兵在部队的生活,收集整理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一)拓宽部队管理新思路。充分发挥信息化知识保鲜的特点,努力挖掘吸收网上的新型管理理念,从传统的指导理念转变到依靠科学手段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大胆运用科学的带兵方法,努力探索用新的方法手段激活管理的路子。运用网络充分延伸借鉴范围,拓展眼界空间,链接消防部队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网络整合资源,把广与深、博与专结合起来,运用网络信息内容可以平等共享的特点,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二)强化政治教育效果。借助消防网站信息海量、资源整合的优势,构建网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网上设置议题展开讨论,让官兵在相互交流中沟通思想,启发觉悟。在网上设置学习园地、自学函授、考生辅导站、实用技能培训等学习栏目,开发网上理论考核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独立的网上俱乐部,开设“音乐在线”、“影视娱乐”、“游戏频道”等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栏目,周末假日组织官兵在线看传统影片、听革命歌曲;开设网上论坛和交流区,在节日生日在网上互致祝福、互赠电子贺卡,增进官兵情谊,品味高雅的娱乐项目,为官兵健康成长提供丰盛“文化大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教育效果。
三、信息化建设在消防宣传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消防宣传要注重实效、讲究方法。消防宣传必须拓展工作思路,“求新”就是要求消防宣传手段、内容、形式等要不断推陈出新、力求突破,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现在消防部队的消防宣传已经利用起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把部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消防宣传中来。但要达到扩大宣传工作的影响范围和浓度的旷日持久,还要时时求快,事事求快。
四、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意义重大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就是推动业务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一项业务工作要想在网上运行, 首先必须将业务流程计算机化, 而计算机化的前提是每一个业务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做好消防执法监督工作,实现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公开化、规范化,充分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将所有的消防监督工作的审批手续通过网上进行流转。所以公开、规范和优化消防监督业务流程,明确审批时限,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违法违规的空间和机会, 规避监督执法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有效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的水平和质量。
(二)尝试构建消防监督执法三方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地方政府、消防监督机构和被检查单位之间建立网络。消防监督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本地区情况进行统计,向社会公布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也可以在监督检查之后,将检查结果、隐患整改等情况录入系统,同时将存在重大火险隐患的单位或者一些基础资料上报给当地政府。地方政府通过网络对本辖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可以采取政府令、办公会等手段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推动各项监督执法工作深入进行。各类单位则可以通过网络,在终端计算机内录入本单位各类防火档案、总平面图、水源图等相关信息,对各种变更情况进行及时更新,为防灭火工作提供便利,还可以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反馈,提出复查申请等,提高消防监督机构工作效率。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构建面向社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立足消防工作面向社会的特点,建成综合性、寓服务、管理、告知、交流、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窗口”,积极通过网络媒体为社会提供各类消防信息,如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等,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更好地适应警务改革和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同时在网上受理消防业务,公布依法行政的有关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严格、公开、公正执法和廉政建设,提高了消防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
五、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引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走向现代化
(一)加强通信指挥系统建设。首先是完善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规范执勤中队计算机处警终端使用维护。为新建消防站配备计算机处警终端和通讯指挥设备;其次是升级改造远程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完成大队三、四级组网建设任务和中队视频监控图像传输网络;三是统筹规划网络结构、IP地址和网络设备,配齐配强网络安全管理设施;四是完善通信指挥车功能和设备配备,实现移动指挥车和指挥中心间灭火救援辅助决策资料和调度指挥指令的实时互传。所有执勤车辆全部实现GPS定位功能。执勤中队积极开展应急通信与灭火救援合成演习;五是加强指挥中心调度员和基层单位接警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规范接处警工作。
(二)深化灭火救援业务基础信息应用。一是及时更新信息数据库,充实完善灭火救援业务基础信息数据资料;二是规范和强化办公自动化、网络版火灾统计、教育训练计划网络管理等信息系统应用,确保网络版火灾统计管理系统火灾信息24小时内录入率、接警出动信息12小时内录入率、火灾信息录入率100%,录入数据审核率100%;三是按时完成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工作;四是实现士兵和专职消防员个人信息微机化管理。
(三)进一步强化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建立并落实信息研判机制,以信息主导警务,重点围绕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工作,强化信息分析研判,并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