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皮损对疗效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用集对分析中的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程度与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首先把皮损状况分成红斑、鳞屑、浸润、面积、部位5个大类12个子类,统计202例患者在各子类上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百分比,令其依次对应于四元联系数中的同一度a,偏同度b,偏反度c,对立度d;计算各子类疗效的四元联系数的全偏联系数,根据全偏联系数值的大小做出排序,全偏联系数值大的疗效好于全偏联系数值小的疗效,据此确定皮损状况对疗效的影响性质与影响程度。结果:浸润积分0~1.46的患者疗效最好(排序1),鳞屑积分>2.04的患者疗效最差(排序12);相对于皮损状况来说,皮损发生在何部位对治疗后的预期影响不大,但所有的皮损状况项目都不利于疗效的提高(反映在三阶全偏联系数上的值全部为负值),这与临床实际一致。结论:利用四元联系数的全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皮损状况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在临床中根据皮损部位及皮损程度作出统计学意义上的疗效预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决策支持技术。
其他文献
钢板、不锈钢板、镀锌板、铜等金属材料在经过冲压剪切、激光切割或冲剪复合加工以及等离子、火焰等切割手段进行切割后,会产生尖利的切割刃口、毛刺和熔渣以及附着在刃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