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基性次火山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碰撞后火山作用亏损地幔源区的约束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隆升与伸展构造模式(地幔对流减薄、板片断离和大陆俯冲)认为地幔软流圈上涌为藏南碰撞后火山作用提供了热源,而已有研究成果没有包括碰撞后火山作用软流圈地幔源区的岩石学、地球化学证据,而是集中在富集岩石圈地幔。出露于冈底斯东段达孜-甲马地区的基性次火山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38.07~42Ma。次火山岩具有高Mg#值和相容微量元素含量(Cr、Ni、V、Sc),低LILE、和LREE,低LREE/HREE分离。原生样品呈现平坦的稀土配分曲线和LILE亏损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显示出OIB地球化学亲和性。岩石具有低Sr、低Pb和高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48~0.7064; (144Nd/143Nd)i=0.5126~0.51286;206Pb/204Pb=18.3722~18.5288;207Pb/204Pb=15.5686~15.6214;208Pb/204Pb=38.5203~38.7298],显示出与富集OIB非常相似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及变化范围。应用我们的分析数据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达孜-甲马基性次火山与adakite、林子宗火山岩、钾质岩-超钾质岩构成了藏南碰撞后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组成演化带,基性次火山岩分布于演化带的原生端元,揭示出其岩浆源区与富集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证明,具有与OIB相似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的基性次火山岩的源区是软流圈地幔。由冈底斯带新近纪基性火山作用厘定的软流圈上涌深部过程对洋壳断离模式、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和西藏高原地壳加厚时限提供了有效的约束。
其他文献
通过离子探针、K_Ar法和Re_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部分既有的干线公路市政化改造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但受到既有条件的限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基此,结合福州市浦上路(学院路至117县道段)改建
【正】 黑龙江省先后在双城县、兰西县及伊春市出土四件金代四系瓶,其中三件为白釉黑花器,一件为无纹饰素器。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颈肩安四个柳叶形系,圆肩鼓腹,矮圈足,通体
期刊
阐述国内外尾矿干堆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过程,介绍国内外尾矿膏体(滤饼)干堆的工艺技术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指出尾矿干堆工艺技术给矿山企业解决的哪些问题,以及尾矿干堆工
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向来给人的印象是直观并且深刻。而在你真正身临其境后,则会惊叹于西方园林中对于视觉手法运用的独到之处,而且这些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仍然
新近纪以来,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期后和抬升阶段发育的新构造和“老构造”的活化,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南北向展布的张性构造带和北东、北
作为一种新兴的哲学运动,实验哲学改变了以往哲学家们在"扶手椅"上玄思冥想的传统研究方式,推动哲学走出书斋,开展实验。通过收集和分析大众对哲学问题的直觉回应,实验哲学对
<正>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作为被投资的东道国,一方面希望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外
锂渣和钢渣都具有潜在的活性,但其掺量过大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安定性。为了使其能在混凝土中得到最大化利用,故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评价单掺锂渣、钢渣和复掺锂渣和钢渣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