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减少症156例骨髓象及病因分析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系同时减少时的骨髓变化及其常见病因。方法对15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成人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占83.6%(122/146),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急性白血病占31.5%(46/146),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15.1%(22/146),淋巴瘤10.9%(16/146);非血液系统疾病占16.4%(24/146),其中排在前三位的结缔组织疾病占3.4%(5/146),脾功能亢进占3.4%(5/146),慢性肝病占2.7%(4/146)。10例儿童全血细胞减少,其中急性白血病占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占4例。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白血病,因此加强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认识对于三系减少时白血病的初期诊断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景谷地震灾区灾后重点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风险,为灾区的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地震发生后48 h内,在对灾区既往
针对矿井条件不同,对液压支架提出不同要求。条件好的大型高产高效矿井,重点发展大工作阻力、高可靠性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条件复杂的矿井,重点发展适应难采煤层的各种支架,大
<正>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在中国大量应用于实验室,特别是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均大大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疗依据[1]。由于白
<正>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诊断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抗凝血药物用量监测,疗效评估和手术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探讨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方法对本院检验科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的标本采集和处理、血凝仪及试剂、操作人员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标本放置时间(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发病情况,并与健康体检人群比较。方法选取妇科肿瘤专科进行初始治疗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17例(子宫内膜病变组),年龄匹配
<正>自动化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分析参数多、可诊疗信息全面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按照ISO15189要求,医学实验室检验流程质量管理内容日趋完善。检验
目的通过对感染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的检测回顾性分析,来探讨这5项指标在感染机
目的探讨精子凋亡对男性不育症的影响。方法使用西班牙SCA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及改良巴氏染色法对52例精液标本进行检测,其中36例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16例为正常生育
<正>骨关节炎(OA)是影响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选择性的环加氧酶抑制剂(COX-2)、激素类和透明质酸等。药物缓解OA的疗效有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