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家风范,世界级园林,传世经典,蜚声中外……同时,整日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凝眉远望,难得清静。这就是颐和园。作为北京的“必游之地”,颐和园的皇家气派让无数游客神往,但真的去了,不免会一阵感叹: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了啊?正因为如此,颐和安缦酒店在颐和园旁边的存在,显得别具意义。创立于1988年的安缦酒店集团走的是小型奢侈酒店路线,目前在全球共有24家酒店,颐和安缦是安缦集团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世界顶级酒店不在少数,而安缦品牌却剑走偏锋,并不是将一成不变的奢华复制到全球各地,而是在每个地方吸取当地的内在元素,精心打造出一种与当地风情严丝合缝的极致体验。安缦酒店给人的印象,是其总能成功地荟萃所在地的人文、历史、地方特色中最精华的部分,而且完全不必开口向客人说明它的好,只需让客人置身在酒店的某处,他会不自觉地惊讶和感动于身边各种无声流淌的细节。真正的贵族生活,并不一定是金碧辉煌,宏大考究,不一定需要歌舞喧闹,却一定要清净舒适。颐和安缦在原有的建筑古迹上翻新重建了中式四合院建筑,空调地暖设施也配备齐全,房間内的装饰装修倾向于简约稳重的明代风格,客房散布在一片竹林中,由仿颐和园的廊道彼此连接,细节上显露出中国式的官府贵族元素。
“金玉满堂”的闲逸
原以为,这开在皇家园林边儿上的酒店,定是一片金碧辉煌,集合着各式雕龙画凤与锦衣玉食。但真的步入其中,首先感觉到的却是树木葱茏、清风拂来,在这尚是满目枯黄的北京初春,酒店的院落竟埋没在一片翠绿之中,令人精神一爽。
酒店大厅挑高有六七米,在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中,房顶越高,意味着主人的权势和地位也就越高。服务人员都身着白色汉服,显得飘逸而有灵气。引我去房间的服务员细心介绍着一些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比如昔日皇宫中的“金砖铺地”,并非是真的黄金制成的地砖,而是指经多重草木烧制后再融入桐油制成的砖,其光亮如金。颐和安缦每个房间内的地板,铺的均是请专人仿古法制成的“金砖”。
沿廊道前行,一路是古旧的青砖路面,让人遥想古代帝王家,那些缓步在竹林间,或倚在廊柱旁,摇着扇子百无聊赖赏荷花的嫔妃、宫女,那一份清幽的寂寞。向左一拐,来到我预订的房间——中式四合院,正中是主要的起居空间,配左右耳房。主体空间由卧室、盥洗室、SPA房、小型酒吧和客厅组成,耳房则一边是可以阅读上网的书房,一边是可容纳二十余人的会议室。窗外的庭院中种着两棵玉兰、两棵海棠,据说是象征“金玉满堂”。
酒店紧邻着颐和园的鼎沸人潮,房间里却是超乎想象的安逸平静。卧室的大床上放置着安缦一贯使用的顶级床垫,床后面有一架屏风,绕过去便是盥洗室,相隔足有十几步远的两处包铜盥洗池,让人感觉空间宽松流畅得几近奢侈。洗手池上盛放护肤乳液的容器,是一个可爱的开片宝葫芦瓷瓶。
在房间里来回穿梭,觉得和惯常住的酒店相比,似乎少了点什么。原来,是这里看不到电视、冰箱等电器的踪影。服务员打开墙边一个棕红色大立柜的门,所有的现代化设备全被隐藏在柜中,需要时,一件不少,不需要时,它们可瞬间“隐形”,不会打扰空气中凝聚着的古典、怡然的气氛。
书房的书桌上文房四宝齐备,可惜我只能望之兴叹——书法这个修身养性的本事,哪里是凭空习来的?酒店倒是特别为客人安排了各色文化休闲课程,按照手绘地图找到位于酒店大厅后面的文化中心,也是一座雄伟的古典风格建筑。推开门,首先看到房间中央一张巨大的桌子,摆放着十几个大小不等的五彩风筝。房间左侧是一个可阅读国学古籍的图书室,如同帝王的御书房一般,陈设齐全,静待鉴赏。伴随古雅的琴声,我随着一位据说颇具声望的老者,学着亲手制作了一个风筝,然后由服务员陪同,从后院步入颐和园,随风放起,如孩子般嬉戏玩耍着,有种久违的舒坦。
安缦“私享家”
除了三个中餐厅,颐和安缦还有植树怀石日法料理。最早由日本京都的寺院中流传出来的怀石料理,追求禅意本真,讲求清淡、适可而止的料理精神。植树怀石料理与经典法餐手段相结合,食物经过细腻腌制,配合多重意想不到的调味汁,像艺术品一般呈上,每一口都饱含着让味蕾兴奋的秘密。那些食物原材我都熟悉,调味汁的主要原料主厨也做了精心介绍,但当简单的一粒奶酪土豆丸、一口浓浓的奶油蘑菇汤入口时,却生生地想不明白,是什么让滋味递进得如潮汐泛滥,在舌尖上留下如此繁多的美好?从唇间的第一次接触,到开始在齿间琢磨,那些食物如少女轻解罗裳一般,层层叠叠,缠缠绵绵,各种清脆柔韧的滋味,让人充满了好奇与愉悦。
午夜,湖中的锦鲤已经隐身不见,水波尽头荡漾着袅袅的琵琶曲,“金砖”之上徐徐飘散开一缕墨香。在酒吧内倚着木窗远望月光,那月亮该和几百年前从慈宁宫中看到的,是一个模样。
Info
入住信息
电话 :
010-59879999
网址 :
www.amanresorts.com/amanatsummerpalace/home.aspx
地址 :
北京颐和园宫门前街1号
“金玉满堂”的闲逸
原以为,这开在皇家园林边儿上的酒店,定是一片金碧辉煌,集合着各式雕龙画凤与锦衣玉食。但真的步入其中,首先感觉到的却是树木葱茏、清风拂来,在这尚是满目枯黄的北京初春,酒店的院落竟埋没在一片翠绿之中,令人精神一爽。
酒店大厅挑高有六七米,在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中,房顶越高,意味着主人的权势和地位也就越高。服务人员都身着白色汉服,显得飘逸而有灵气。引我去房间的服务员细心介绍着一些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比如昔日皇宫中的“金砖铺地”,并非是真的黄金制成的地砖,而是指经多重草木烧制后再融入桐油制成的砖,其光亮如金。颐和安缦每个房间内的地板,铺的均是请专人仿古法制成的“金砖”。
沿廊道前行,一路是古旧的青砖路面,让人遥想古代帝王家,那些缓步在竹林间,或倚在廊柱旁,摇着扇子百无聊赖赏荷花的嫔妃、宫女,那一份清幽的寂寞。向左一拐,来到我预订的房间——中式四合院,正中是主要的起居空间,配左右耳房。主体空间由卧室、盥洗室、SPA房、小型酒吧和客厅组成,耳房则一边是可以阅读上网的书房,一边是可容纳二十余人的会议室。窗外的庭院中种着两棵玉兰、两棵海棠,据说是象征“金玉满堂”。
酒店紧邻着颐和园的鼎沸人潮,房间里却是超乎想象的安逸平静。卧室的大床上放置着安缦一贯使用的顶级床垫,床后面有一架屏风,绕过去便是盥洗室,相隔足有十几步远的两处包铜盥洗池,让人感觉空间宽松流畅得几近奢侈。洗手池上盛放护肤乳液的容器,是一个可爱的开片宝葫芦瓷瓶。
在房间里来回穿梭,觉得和惯常住的酒店相比,似乎少了点什么。原来,是这里看不到电视、冰箱等电器的踪影。服务员打开墙边一个棕红色大立柜的门,所有的现代化设备全被隐藏在柜中,需要时,一件不少,不需要时,它们可瞬间“隐形”,不会打扰空气中凝聚着的古典、怡然的气氛。
书房的书桌上文房四宝齐备,可惜我只能望之兴叹——书法这个修身养性的本事,哪里是凭空习来的?酒店倒是特别为客人安排了各色文化休闲课程,按照手绘地图找到位于酒店大厅后面的文化中心,也是一座雄伟的古典风格建筑。推开门,首先看到房间中央一张巨大的桌子,摆放着十几个大小不等的五彩风筝。房间左侧是一个可阅读国学古籍的图书室,如同帝王的御书房一般,陈设齐全,静待鉴赏。伴随古雅的琴声,我随着一位据说颇具声望的老者,学着亲手制作了一个风筝,然后由服务员陪同,从后院步入颐和园,随风放起,如孩子般嬉戏玩耍着,有种久违的舒坦。
安缦“私享家”
除了三个中餐厅,颐和安缦还有植树怀石日法料理。最早由日本京都的寺院中流传出来的怀石料理,追求禅意本真,讲求清淡、适可而止的料理精神。植树怀石料理与经典法餐手段相结合,食物经过细腻腌制,配合多重意想不到的调味汁,像艺术品一般呈上,每一口都饱含着让味蕾兴奋的秘密。那些食物原材我都熟悉,调味汁的主要原料主厨也做了精心介绍,但当简单的一粒奶酪土豆丸、一口浓浓的奶油蘑菇汤入口时,却生生地想不明白,是什么让滋味递进得如潮汐泛滥,在舌尖上留下如此繁多的美好?从唇间的第一次接触,到开始在齿间琢磨,那些食物如少女轻解罗裳一般,层层叠叠,缠缠绵绵,各种清脆柔韧的滋味,让人充满了好奇与愉悦。
午夜,湖中的锦鲤已经隐身不见,水波尽头荡漾着袅袅的琵琶曲,“金砖”之上徐徐飘散开一缕墨香。在酒吧内倚着木窗远望月光,那月亮该和几百年前从慈宁宫中看到的,是一个模样。
Info
入住信息
电话 :
010-59879999
网址 :
www.amanresorts.com/amanatsummerpalace/home.aspx
地址 :
北京颐和园宫门前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