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学校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准确领会“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英语教师应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现代课堂教学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使文化教学更好地为英语课程教学服务,并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任务  英语教学社会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入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面临着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各种语言技能是交际的必要手段,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知识无疑也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化教学,这已是外语界的共识。语言与文化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借助于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体现,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着不同生活方式的存在。
  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更要懂得遵守语言的使用规则。因为没有这种规则,语法规则将是毫无用处的。况且,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在交际中,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在重视语言形式正确性的同时,要教授语言的使用规则,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英语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块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传播和光大中华民族文化的阵地。
  在语言知识教学中教授文化涵义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董亚芬教授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很重要的。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不仅要教授它的字面含义,还要介绍其文化内涵,使词汇真正具有交际作用。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文化创造了丰富的语言,语言中蕴涵着不同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离开了文化,语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语言教学中,一个词、一种表达方式都可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这种文化信息。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向学生传授目的语国家的政治、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传统、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等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其宗教信仰、思想观念、价值观。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有助于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层次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化知识贯穿于语言知识,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初步获得一种移情能力。高年级应着重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培养,侧重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英语中存在大量礼貌用语:“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Good day! Many thanks! Don’t mention it. Excuse me. ”等等。授课中,教师对学生经常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并加以讲解,可对学生在语言习惯及行为举止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学生对人际交往中文明礼仪有更深的理解。由此可见,注重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分析、教育,无论对于学生与英语国家的人的交流,对于他们本身的英语学习,还是對他们自身的修养、品德和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一方面使我们的学生大量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利用英语这一工具,介绍和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实现和世界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使他们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沟通的使者。例如:“龙”一词在不同的文化中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眼中,“龙”是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它成了一种图腾,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人们顶礼膜拜。但是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龙”被赋予了截然了不同的含义,“龙”是邪恶和残暴的化身。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纯正英语,我们的教材多是节选外国报刊或文学作品。这样,教材中很少见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的文章,致使学生中出现谈起西方的圣诞节头头是道,说起中国的春节则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反映了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不足和空白。教师在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要介绍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对中外文化的比较、鉴赏中吸取中外文化的精华。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文化修养,这是英语界的共识,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教授的文化内容还比较浅显,甚至有些是老生常谈。要使文化教学迈上系统化的台阶,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中外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见缝插针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莫兼学,2009.7,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张蓓,郑文园,2003.11,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正> 在法理学上,往往将法律义务定义为“法律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这样一种说法,实际上把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混同了,是不妥当的。确切地说
本文从中国的市场特点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已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并且通过分析认为: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具体分析了我国企业面对微利时代所实施的营销策略及
目的 :为了提高家长对龋齿的关注度,树立定期检查学龄前儿童牙齿状况,从而保障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观念,为今后有效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长沙市雨花区402名3-6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英国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成果较丰。[加]曼克尔·普莱克先生的《比较青年文化》一书,对英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亚文化特征
本文针对民法、行政法、经济法三法的相对独立性与相互依赖性,提出了认识和建立三法良性互动机制的观点。作者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在一般理论基础与法理基础两个层面对建立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有必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具。学具操作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材料,找出有规律的现象,学会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性,这样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
随着人们认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愈来愈全面,存储的数据量愈来愈大,然而,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开发应用主要是检索查询,效率很低,此外,相当数量的数据具有很强的
本文认为 :个人效用驱动是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主要动机 ;信息不对称为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机会主义行为是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主要表现 ;为了防止经
土地革命时期,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境内,在所到之处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保存和扩大了红军,胜利完成了各自承担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