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花岗岩型锂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r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是我国花岗岩型铌钽锂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以花岗岩型、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类型为主,也有少量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武夷、南岭和江南等地区.锂矿多呈弥散状产出,和钨锡铌钽铍铯等稀有金属矿共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本文对华南锂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锂矿带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的制约.华南锂等稀有元素成矿物质的堆积与富集发生在具有古老基底的成熟陆壳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与物质循环过程,致使锂矿等稀有金属矿产不断富集.高成熟度的地壳、高分异高演化的花岗岩、富含挥发分流体的交代蚀变是锂矿物质迁移富集和成矿的三大因素,锂矿床多产在造山带中的背斜轴部和两组大断裂的交汇处,锂矿体多赋存在复式岩体的晚期岩株和蚀变花岗岩以及伟晶岩脉中,出现在晚期岩体的顶部和边部.成矿集中在新元古代、晚奥陶世—早泥盆世、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4个时期,尤以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锂矿类型最多,规模最大,矿质最好.华南具有花岗岩型铌钽锂稀有金属成矿的良好条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其他文献
锂-铍-钽稀有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特殊的和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在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矿种之一.其中,锂资源的开发利用贯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被广泛应用于原子能工业、电子、化学、冶金、宇航等领域,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快速发展和不断突破,锂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2006年底由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中国、韩国和印度7方合作发起并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期刊
为解决野外破片战斗部爆破试验中大型靶板毁伤面积人工测量低效且工作量巨大的问题,提出基于逆透视变换图像矫正、均值-中值组合滤波的2D-Otsu鲁棒阈值分割、膨胀腐蚀开闭运算、邻域搜索生长法等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靶板毁伤区识别,实现了破片靶图高精度面积测量,克服了野外靶图取景畸变、锈蚀、金属纹理等影响测量精度问题.该方法针对野外金属破片靶的孔洞数量统计及面积测量具有稳定易用易部署的优势.
稀有金属伟晶岩主要分为LCT (Li-Cs-Ta)型和NYF (Nb-Y-F)型,其中LCT型伟晶岩是全球重要锂矿来源.本文分析了全球伟晶岩型锂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各大陆代表性伟晶岩型锂矿床,发现锂矿空间分布不均匀,成矿时间具有多期性和阶段性,成矿事件主要发生在汇聚造山作用的晚期,伴随超大陆汇聚事件.LCT型伟晶岩富含挥发分,与后碰撞S型花岗岩密切相关,多产于中高级变质岩区,就位深度较大,多沿断裂构造贯入.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伟晶岩型锂矿是锂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伟晶岩的成因及锂等关键金属在花岗质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是如何富集成矿的,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多种方法可对伟晶岩的成岩成矿年龄进行限定,除锆石外,其他副矿物和矿石矿物如磷灰石、铌铁矿族矿物、锡石等的原位微区U-Pb定年己得到广泛应用,但需根据定年矿物的共生关系、结晶学及矿物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合理解释所获年龄的地质意义;伟晶岩型锂矿的成岩成矿一般具有同时性,个别存在多期成矿.伟晶岩的地球化学类型主要有LCT型(富集Li-Cs-Ta)和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脉以独特的实心礼帽形态、完美的同心环状结构分带和复杂的稀有金属矿化组合闻名于世,是我国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之一.可可托海3号脉伟晶岩岩浆具有不均一性和高度演化特征.伟晶岩岩浆沿缓倾斜节理上侵,在周缘断裂的帮助下通过岩浆顶蚀形成实心礼帽形态.岩浆就位后经历了岩浆阶段、岩浆-热液阶段和热液阶段,分别伴随Be-Nb-Ta、Li-Be-Nb-Ta和Ta-Cs-Rb-Hf矿化.结晶分异作用和液相不混溶控制着3号脉的稀有金属富集和沉淀序列,流体交代可影响稀有金属再分配.外部带(Ⅰ~Ⅳ带)的强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