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制度性政治危机能否迎来破局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21日,秘鲁群众在首都利马举行抗议活动,要求临时总统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制定一部新宪法,结束近来秘鲁频繁发生的政治动荡。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秘鲁成为拉美地区疫情重灾区之一。疫情重创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随之带来经济下滑及失业率上升,并加剧了秘鲁的政局动荡。一年内,秘鲁历经了五位外长、六任卫生部长,秘鲁政局动荡再次引发外界的关注。

一届总统任期内四位总统上台


  秘鲁的政局动荡须从本届总统任期说起。在本届秘鲁总统任期内(2016~2021),秘鲁经历了三次政治危机,有四位总统上台,还曾发生一周出现三位合法总统的乱象。
  秘鲁的政局危机,始于2016年库琴斯基以小党联合体候选人当选总统后。2016年,库琴斯基在总统大选中意外胜出,战胜了此前民调表现更好的前总统滕森之女、占议会多数席位的右翼人民力量党候选人藤森庆子。库琴斯基当选总统后,其代表的执政党与占议会多数的反对派之间的矛盾白热化,进而发展至府院之争。2018年,时任总统库琴斯基两次遭国会弹劾,最终黯然离任,由比斯卡拉接替总统职位。比斯卡拉继任后,提出了一系列反腐改革措施,赢得了超高的民众支持率。其改革主张包括:禁止已经定罪的官员再度竞选公职、限制议员的司法豁免权等。由于其反腐内容触及反对派利益,比斯卡拉遭到国会抵制,局势再度紧张。
  第二次危机出现于2019年9月。比斯卡拉宣布解散国会,但国会拒绝听从总统的命令,反而宣称比斯卡拉辞职,并任命了新总统。后因军队表态支持总统,比斯卡拉得以留任。2020年9月,秘鲁国会再次因一桩人事案弹劾比斯卡拉,但未能通过。此时,希望比斯卡拉留任的民意支持率高达80%。
  第三次危机出现于2020年10月。秘鲁联合党指控比斯卡拉在2014年出任地方省长期间,涉嫌收受政府工程承包商贿赂款,因此不具备继续任职的资格。11月9日,秘鲁国会对比斯卡拉是否涉嫌贪腐和抗疫不力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在130席议席中,以105票赞成的结果,同意弹劾比斯卡拉总统,总统由议会主席梅里诺接替。
  梅里诺继任总统后不满一周,就因爆发全国性抗议示威活动并出现死亡事件匆匆辞职。秘鲁国会于11月16日举行全体会议,议员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当选新一任国会主席,并宣誓就职总统。

部长平均在任时间不足三个月


  比总统换人更为频繁的,是秘鲁的内阁成员。新冠疫情在秘鲁暴发以来,国家一年内历经五位外长、六任卫生部长,其他内阁成员更出现创纪录的频繁更替。
  2020年3月16日,秘鲁外交部成立了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组,彼时的外长为古斯塔沃·梅萨·夸德拉。7月15日,因内阁重组,马里奥·洛佩斯接任外长。11月12日,因秘鲁总统更替,弗兰卡·德萨继任外长。六天后,因总统再次更换,伊丽莎白·阿斯泰特继任外长。2021年2月15日,阿斯泰特因违规提前接种疫苗,宣布辞职。同一天,79岁的阿兰·瓦格纳宣誓就职,成为疫情暴发以来的第五位外长。
  肩负抗击疫情重任的卫生部,更是在疫情暴发以来,更换了六任部长。2020年3月,秘鲁暴发新冠疫情,卫生部长伊丽莎白·伊诺斯特罗萨因抗疫不力,于3月20日被免职。继任者维克多·萨莫拉任期仅至7月15日,因總统改组内阁而卸任。7月15日上任的马塞蒂11月因比斯卡拉总统被弹劾短暂离职。在临时总统梅里诺的一周任期内,阿贝尔·萨利纳斯成为第四任卫生部长。11月16日,马塞蒂重回卫生部长职位,直至2021年2月因爆出违规提前接种疫苗事件而引咎辞职。2021年2月13日,疫情暴发以来第六任卫生部长奥斯卡·乌加特上任。
  此外,近一年来,秘鲁还历经了11任内政部长。新冠疫情与腐败问题仅仅是秘鲁内阁“走马灯”式换人的催化剂,制度性危机才是这一“乱象”的症结。

立法初衷与施行的错位


  追溯秘鲁政治制度构建过程,可见政局动荡制度性症结所在。宪法是国家基本权利的保障,并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合理制约。然而,对于宪法设计的初衷,秘鲁却未能践行。
  秘鲁现行宪法于1993年颁布,宪法规定秘鲁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国,实行多党制,采取三权分立,国会为一院制;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后宪法经2000年、2005年两次修改,确立总统不得连任。
  秘鲁实施的其实是以半总统制为特点的政治制度,国会为一院制。没有受到两院制衡的立法权,实际由议会占据多数席位的政党主导。现实中,秘鲁政体运作的矛盾集中于行政与立法权之间,近五年两者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国会一院制确立于滕森政府时期,占议会多数的执政党实际坐拥立法、行政双权。库琴斯基执政以来,弱执政联盟与强反对党的分权格局,让党派分歧升级为立法与行政权之争。总统及行政部门的立法议案、反腐改革及经济与社会促进政策,难获议会通过。
  早在2019年7月,时任总统比斯卡拉就曾试图消弭国家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危机,提出将2021年大选提前一年,并缩短总统及议员任期一年。最终,这一改革计划不但未获得议会通过,反而成为2019年10月政治及社会动荡的导火索。时任部长会议主席德尔索拉尔为修改宪法法院法官选举程序,在议会发起信任动议,因未获受理而辞职。比斯卡拉总统在军队的支持下,以重组内阁将政治斗争归于原点。然而,2020年11月,议会最终以涉嫌贪腐、在比斯卡拉未经司法审查程序的前提下,援引宪法有关条款,弹劾国家法定总统。
  秘鲁议会反对派对行政权稳定性的影响,多次受到秘鲁国内学界与民众抗议。在理论层面,三权分立制度中的司法向度,如何践行维护总统制下国家政治稳定的制度设计目标,如何全面保护在任总统的“正当程序权”,是仍待明确的程序性问题。现实中,秘鲁宪法法院等司法权力机构,对此类政治博弈仍有很多机制性可操作空间。未来,随着秘鲁大选的临近,如何消弭政治利己性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将成为竞选的重要议题。

总统大选能否破解府院之争


  2021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进入新一轮总统选举周期,秘鲁也将于2021年4月11日迎来总统选举。此次大选能否结束秘鲁的政局动荡?
  秘鲁大选将选出2021~2026年任期的总统、副总统、议会议员及安第斯议会代表。总统和副总统由民众直接投票选出。议会选举分27个选区,选出130名议员。根据秘鲁2月下旬进行的一份民调,在几位总统候选人中,支持率第一的是人民行动党候选人、62岁的律师及立法委员会委员扬·莱斯卡诺。支持率第二的是为了秘鲁联合党总统候选人维罗尼卡·门多萨;民族胜利党明星政客乔治·福赛斯和人民力量党藤森庆子并列第三。目前,仍有31%的选民没有作出决定。
  大选为解决政治危机提供了窗口期,但却增加了其他领域的不确定性。新一届政府能否化解疫情带来的秘鲁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危机,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虽然国际评级机构对2021~2023年间秘鲁经济的复苏给予了积极的预测,但秘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还在于政治领域能否形成共识,社会的对立情绪能否消弭。2021年,秘鲁不仅将迎来新的总统,还将迎来独立200周年国庆。人们都很期待,新一届总统任期开启后,秘鲁的政治危机能够得到解决。不得不指出,行政与立法之间关系的机制性创新以及司法向度的机构性发展,是消弭秘鲁议会与政府对立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2020年11月26日,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访问土耳其,与土总统埃尔多安共同出席在安卡拉举行的“第六次土耳其—卡塔尔高级别战略委员会”会议。  2020年中东依然是混乱动荡的一年,但也有新的变化和重要突破。从美国刺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的“斩首行动”为开局,到阿联酋、巴林、苏丹三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伊朗首席核专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遭暗杀为收尾,地区热点纷呈,局势跌宕起伏。
摘要:制约高职院校教师育人能力提高的几个主要因素有观念因素、素质因素、培训因素与工作量因素。因此,应从转变观念、完善考核体系、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自身品德与教学水平、适当减轻教师工作量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师;育人能力;制约因素;对策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上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具有一般高校教师所
2020年7月19日,“节俭四国”(瑞典、丹麦、荷兰、奥地利)与芬兰领导人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会面。图为荷兰首相吕特(左一)、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左二)、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左三)、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右二)和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举行会谈。  面對新冠疫情冲击,欧盟暴露出了医疗物资缺乏、欧盟机构权能有限、成员国之间协调不力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东西南北”矛盾进一步凸显,欧洲一体化处于风雨
摘要:UG是由美国UGS公司开发的CAD/CAM一体化的软件,它具有强大的三维造型功能,可使复杂的建模与工程制图工作变得简单、明了。因此,将它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中,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空间形体的分析,可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对多种图样的绘制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UG;建模;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于刚步入技工学校校
俄罗斯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总裁米哈伊尔·戈尔金近日表示,将在2020年对装配有混合动力引擎的飞机展开飞行测试。  戈尔金对塔斯社说,装配混合动力引擎,意味着飞行器既能够通过高性能电池获取动力,也可以通过传统燃料獲取飞行动能。  根据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此前发布的计划,混合动力飞机引擎的研制是新型混合动力飞机研发工作的第一步,这一计划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出功率为500千瓦的混合动力飞机。
2021年2月17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中)等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出席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布欧盟将增加在购买疫苗方面的资金投入。  2020年初暴发的“第一波”新冠疫情给欧洲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其时,欧盟成员国各自为战,一体化机制受到严重质疑。2020年6月,欧盟委员会推出“欧盟疫苗战略”,意在联合27国力量共同推进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及分配工作,这一战略被视作欧洲团结抗疫的象征。12月17日,欧委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将给中非经贸合作带来全新机遇。图为2020年12月1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四届高官会在北京举行。  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正式启动。截至2020年12月5日,非盟55个成员中,除厄立特里亚外,已有54个成员签署了该自贸协定,34个成员将批准书交存非盟委员会。更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非洲经济三巨头”的尼日利亚、南非、埃及都已批准了该自贸协定。就此,
8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后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  王毅说,今天上午开了两个会。一个是10 3,也就是东盟十国加中日韩,这是东亚合作的主体。另外一个会是10 8,增加了一些域外国家,这是东亚峰会的架构。10 3外长会开得非常成功和顺利,自始至终充满团结和谐的气氛,形成了三点重要共识。第一,我们应该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坚持多边主义进程。第二,随着东盟共
陈雅东:2019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峰会被视作北约庆祝成立70周年的“纪念峰会”。事实上,2019年4月北约就想在纽约办“高峰生日会”,但因特朗普不能出席而降格为外长会。那次活动的最大“成果”是美国决定再度延长斯托尔滕贝格的秘书长任期直至2022年9月,届时他将成为北约历史上任职时间第二长的秘书长。有美国政客讥笑说,“当下北约没有什么事能比秘书长任期获延更让人兴奋的了”。  分析认为,美国今天之所
2月下旬以来,意大利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期间,意大利政府的防疫举措不断升級,直至3月10日宣布实施全境防疫法令,即所谓“封国”。孔特总理在其社交媒体个人账号上引用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话“这是我们的至暗时刻”来形容当前意大利的困境。那么,意大利的疫情何以发展到如此严重地步?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什么?一向自由随性的意大利人民为何能接受如此严厉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