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会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有消极的,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学习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感,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并非难事。基于上述認识,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心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交谈环境要适宜,气氛要和谐)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做好心理准备。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方面处理得慎重,科学,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当然,决不能因此而对他们有所迁就和放松,而且更应该从严从实要求。而这个“严”“实”又是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使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再次,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具体好处,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
  
  二.调动内外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兴趣的形成和巩固,要建筑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要利用各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进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四化建设、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使他们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2.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并辅之以得当的教材处理如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清晰美观的板书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3.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出小组墙报、班级黑板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竞赛等。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要完成一项任务之前,教师要估计到他们会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热忱的启发式的指点和帮助。如果说存在“兴趣—克服困难—成功”的公式,那关键一环就是“克服困难”,教师必须把好这一关,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袖手旁观。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再辅以恰当的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东敬,教师,现居甘肃泾川。
其他文献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选择最为合适的课堂导入办法,是现如今教师教学的难题之一.作为良好的课堂导入,应当立足学生为主体,不能仅仅将教学过程变成教师的“独角戏”,也不能简单
期刊
据新浪网消息,今年美国的高考作文还是如往年一样有三个作文题。一:Doeseveryachievementbringwithitnewchallenge?(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点评:这个题目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民乐的舞台服装管理是民乐舞台美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学术界缺乏对于民乐舞台服装管理专业的论述。本文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探讨了舞台服装的管理方法。从舞台服装来源
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爱好和兴趣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从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进行有
期刊
课堂导入策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诗歌朗诵、描述等手段,将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融入到课堂上,充分做到安定学生学习情绪,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期刊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地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写的是在黄庄这个南方小山村里发生的几起乡村事件。故事本身新意不多,但胜在内蕴丰富,有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故
问题是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将课堂中教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活跃自己的思维,发
期刊
笔者在偏远的农村初中学校工作.开学第一节英语课,笔者看到了五十多双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笔者用英语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可是同学们给笔者的只是微笑,笔者大声地说了三
期刊
英语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较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长效性发展.课堂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