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建立良好兴趣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建立良好兴趣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兴趣和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数学教得“有趣”。
  关键词激发;自信心;建立;兴趣
  
   一、转变教育观念,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优等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厚爱
  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着头走路”。“亲其师、信其道”,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发生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
  
  二、正确认识自我,给予成功机会
  
  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给他们回答,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
  
  三、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消除畏惧心理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数学教得“有趣”。在高中开始学习数学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数学将学些什么,学了数学有什么用,通过一些有趣的式子,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数学有趣”、“数学有用”,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只要第一步开头开得好,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消除了畏惧心理,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有多动手的机会。如:课文中一些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由对数学现象的好奇而产生要
  探索它的兴趣。
  
   四、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动力不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数学学习上的竞争,考试、参加数学竞赛,还有学习上的落后将潜伏着丧失自尊的威胁,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进取替代惰性心理。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即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掌握好预习、听课的环节
  首先让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意义,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困难学生往往课堂听课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虽然影响听课注意力集中的因素有许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因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才能使听课效率得以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过多的依赖于别人是难以养成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独立完成作业能逐渐提高自学能力,对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教他们先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做一些练习,然后学会老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完一个单元后,不能单一的靠教师课堂讲解复习,进行单元测验的方法来进行小结、巩固。可以布置学生每人自己出一份测验题,然后互相交换考试和批改。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复习效果较好,学生在汇编测验试题、互相做题和改卷的过程中,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更好的达到了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学习数学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方法,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都跟物理知识有关,鼓励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讲授新课时,联系同学们亲身体会到的、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
  对学习数学感到吃力的学生,开始要求低一些,使他们感到比较容易,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后,继而再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人人获得成功,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做出更大的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研究了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现状,针对如何提升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资素质、改革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训练、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就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中专生职业素质;措施探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
期刊
摘 要从“打工之王”唐骏的一席话引发做人的重要性,进而想到我们的教育,育人关键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尊重他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勇于面对挫折的人、做一个守规则知礼仪的人、做一个心怀开阔、善于合作的人。  关键词教育;学会;做人    偶然的一次机会,有幸聆听了“打工之王”唐骏的专访,唐骏的一席之话让我印象深刻。当记者要求唐骏送给大家一句能影响他人生道路取得成功的一句话时,他说:“我有今天这样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明确了开设“课外物理实验”选修课的目的,对“课外物理实验”选修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制定“课外物理实验”选修课的教学实施措施,通过了实践说明在高中开展“课外物理实验”选修课的教学是可行的。  关键词物理实验;选修课     一、开设“课外物理实验”选修课的目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
期刊
摘 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从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使素质教育溶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药物分析;素质教育;教学    Abstract The teaching mode to adapt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as set up b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广泛使用,交际化英语教学被推到了重要位置上来。为什么要进行情景交际化教学,在交际化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已成为广大外语教师着重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交际化;英语教学     一、情景交际化教学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客观要求    九年义务制教材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知识和
期刊
摘 要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基础方面的“先天不足”, 要指导他们学好英语是较难的事。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上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笔者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沉闷的英语课程“鲜活”起来。  关键词酒店;英语;鲜活;兴趣;教学法    AbstractIt is a very difficult task for the English teachers to instruct t
期刊
摘 要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英汉语言中多方面的差异。汉语重意、英语重形的表达特点造成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核心结构的差异;对成语和谚语,翻译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法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尽量保持其文化内涵;颜色在英汉语言中的寓意既有很大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必须仔细辨别才能正确理解和翻译。  关键词文化差异;表达方式;句子结构;成语和谚语;颜色    AbstractThere are many cultural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无疑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在数学教育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就是具体的德育目标,就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数学;教育;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教育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充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
期刊
摘 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它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该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以此为目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等手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对外语学习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发现作为个体的学习者本身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试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引入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针对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人格”和“情境”两大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示我们应当重视学习者这一主体的能动性并重视情境建构的教学可行性。  关键词外语学习;人格;情境;认知功能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acq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