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60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瓜,别称青瓜、胡瓜,茎上附有细毛,果实富含汁液,我国各地均可种植,温室大棚的生产更为普遍,由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简单的食用方式受到人们的喜爱。黄瓜在种植过程中的疾病防治直接影响黄瓜的口感和产量。本文以黄瓜生长期前、中、后三个周期的易发疾病为主,阐述黄瓜种植在这三个阶段的病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黄瓜种植;黄瓜病害;农业种植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5.034
  1黄瓜的主要病害及基本特征
  1.1生长前期
  黄瓜的生长前期主要是配置幼苗,室外种植的黄瓜主要在春夏季节,培植幼苗苗龄短,一般是幼苗生长至1叶1心,15~20天就可以进行栽培。生长前期的主要病害有烧根、沤根、徒长。烧根基本特征是土壤肥力旺盛幼苗无法吸收造成肥害,烧根病害后幼苗根部溃烂,逐渐干枯而死亡;沤根基本特征是拔起无白根,根锈褐色,水浸状,直至腐烂。地上部萎蔫,葉色转淡呈黄绿色或乳黄色,自叶缘开始焦枯。病苗生长极为缓慢,严重时成片萎蔫、死亡,造成局部毁苗;徒长是因为光照、温度、肥力无法供给,幼苗往上拔节但是无法形成粗壮的幼苗,茎叶不发达,幼苗抵抗力差,不易成活。
  1.2 生长中期
  黄瓜从幼苗攀架到根瓜形成的生长期称之为生长中期,周期时间大约为2个月左右,大棚内种植温度较高的时间为1~1.5个月,这段时间黄瓜长势猛,温度、光照、肥力、病害的防治直接影响黄瓜的最终产量。黄瓜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角斑病等都是常见的病害。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所致,症状为黄瓜叶面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土黄色斑点,并逐渐扩散到茎部、果实,导致整棵植株患病干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角斑病的症状是植株矮小,苗株叶面呈花叶状,发病时叶面逐渐萎缩,增厚直至发卷,逐渐从老叶部位开始枯黄。
  1.3 生长后期
  黄瓜进入生长后期,保证果实的硕大、饱满是重要的环节。在这个时期黄瓜根结线虫、白粉虱是常见的病虫害。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时串生,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白粉虱是植株末端、叶面部位出现幼虫,白粉虱通过啃噬苗株导致植株枯萎、枯黄。
  2黄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1黄瓜生长前期病害防治
  黄瓜生长前期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强壮的幼苗以便移栽的时候保证生长存活,土壤、肥力的搭配标准是关键。大棚培育幼苗的病害防治技术在于防低温、防冻害、防土壤过湿或者过干。营养土的配置是防治黄瓜生长前期的关键,主要的做法根据土地的自留周期和前期栽种的农作物而分类:未种过蔬菜作物的壤土70%、腐熟的猪圈肥30%,另外,每立方米加入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复合肥0.5公斤、磷酸二氢钾0.75公斤、50%地菌虫杀WP100克掺均拌匀后,过筛,育苗时装钵。黄瓜移出育苗盆后载入土里需要在幼苗出土后,用64%杀毒矾WP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1200倍液混合喷雾,能够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的发生及危害[1]。药物的病害防治是黄瓜病害出现后初期的防治技术应用,生产初期的防寒保暖,适当的底肥可以有效防治幼苗病害,农家有机肥料的底肥可以有效防治肥力过盛,稀释肥料浇灌的方式可以让幼苗更均匀的获得肥力而不烧根。大棚种植的幼苗需要控制室内温度,温度过高时在上午11点~下午3点时进行大棚开缝处理,温度过低的夜间需要加盖室内薄膜保持恒温。
  2.2黄瓜生长中期病害防治技术
  黄瓜生长中期病害较多,防治的技术在于适当浇灌、适时施肥,保障黄瓜苗株的光照,增强苗株的抵抗力。黄瓜炭疽病可用施保功1500倍液加好力克5000倍混合喷雾。发病中前期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13~187克/公顷、6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03~135克/公顷、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938~1406克/公顷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交替使用;预防霜霉病常用杀菌剂:50%乙磷铝锰锌WP500倍液,50%氟吗霜疫克WP500倍液,70%代森锰锌WP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10天喷1次。定期观察黄瓜植株叶面的生长情况,产生斑点状非绿色斑块、叶面打卷、叶面偏大过于密集、枯黄无力等,应适当施加叶面肥,以1000毫升/公顷的施肥早上和下午喷洒,保持叶面的肥力,促进强有力的植株叶面生长。防治霜霉病可以运用40%杜邦福星1000倍液,80%世高2500~3000倍液,50%加纳金WP500倍液交替喷雾[2]。
  2.3黄瓜生长后期病害防治
  黄瓜生长后期是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黄瓜上市,降低农药残留,因此要严格要求。在黄瓜生长中期已经针对各主要病害施药,生长后期的黄瓜病害施药周期应该拉长,距离果实上市前12~15天可进行施药。防止枯萎病,在黄瓜定植时用50%金土地WP500倍液,50%地菌虫杀WP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倍液灌穴,每穴250克药液。发病初期用80%乙蒜素2000倍液灌根,3天1次,连灌3次[3],防效可达80%以上;白粉虱病害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隔6~7天1次,连续防治3次[4]。还可用烟雾剂进行熏蒸,连续2~3次。后期黄瓜的病害也容易遭受飞虫的侵蚀,为了保持黄瓜的健康,可采用物理的捕虫方式进行防治,如在植株根部铺设草木灰,加装捕蝇捕蚊器等,捕捉小型昆虫。
  参考文献
  [1]左伟.黄瓜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3):22.
  [2]刘化龙.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6,(03):18.
  [3]葛东志.黄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43.
  [4]吴丽侠.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03):50.
  作者简介:赵君梅,本科学历,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园艺。
其他文献
近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吉林省植物检疫站承办的“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防控技术培训班”,于8月22~2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开班。培训班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检疫隔离场处长赵守歧主持,吉林省植物检疫站站长崔源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生物入侵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万方浩二级研究员、湖南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勇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植物检疫研究室主任胡白石教授、内蒙古
2017年梅河口市作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市,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确定了“打造点、兼顾线、突出片、整治面”的总体工作思路。从整村屯打造、多条路径打造、片区打造和环境整体提升四个方面入手推进。一是整村屯打造。今年规划打造100个先进村,到年底,先进村的总数将达到行政村总数的84%。截至目前,先进村建設投入资金1.15亿元,共建设水泥路131公里,墙栏3.13万延长米,硬化边沟6.6万延长米,安装路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健康体检者60例的血液标本分为非溶血组和溶血组,比较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尿素氮、葡萄糖、尿酸、肌酐比较,差异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