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韩国语的辅音同化现象对比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語和韩国语,辅音同化现象都比较普遍。本文通过就方向而论的同化分类基础上,对比了英语和韩国语的辅音同化现象。两种语言的辅音同化都是以逆行同化为主,其原因可以用预期性原则(anticipatory principle)解释。还有英语的溶合性同化大部分都是硬腭化(palatalization)现象。而韩国语中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特点。
  关键词:英语辅音同化 韩国语辅音同化 逆行同化 预期性原则 硬腭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54-02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两个辅音相邻,互相影响,有时变为相同或相似的音,有时会相互结合产生一个新音。
  辅音同化(consonant assimilation):是指两个相邻的辅音之间发生的同化现象。
  3 英韩辅音同化现象的共同点及原因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和韩国语的辅音同化基本都是以逆行同化为主。逆行同化在两种语言非常普遍。并且这些逆行同化大多数都是前后音段在发音位置上的同化。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用预期性原则(anticipatory principle)来解释。
  预期性原则指的是两个音段相邻的情况下,在发前音的时候,没使用的发音器官已经移到后音,为发后音做准备。
  预期性同化原则可以表示如下:
  4 结论
  以上是对英语和韩国语中的辅音同化现象对比。通过两种语言的顺行同化,逆行同化和溶合性同化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两种语言,逆行同化现象最多。并且这些同化现象大部分都是发音位置上的变化。因此,用预期性原则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但是在溶合性同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溶合性同化现象大部分都是硬腭化(palatalization)。但是韩国语中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趋势。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需要我们有待于研究和分析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Carr, P.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n Introduction[M]. Blackwell publishers,1999.
  [2] Giegerich,J.J.English Phonology: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3] 赵忠德.音系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M].,1995.
  [5] ,[M].夏雨,2001.
  [6] .[M].,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汉字书写所面临的问题,我对汉字书写教学展开调查研究,发现提前写字,不标准的写字工具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冲击者汉字的书写,造成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为了引起教育学者和大众的重视,试图拯救汉字的危机。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  关键词:重塑汉字 字体结构 掌握要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068-01  近日來,中央电视台的“汉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邮政行业中如何具体体现?邮政科研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邮政通信生产力?以及实现邮政现代化的途径,邮政科技政策和方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