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介绍焦虑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大部分人在遇到各种压力时都会出现焦虑症状,这并非病态。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生活规律的改变,各种挑战接踵而至,许多人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表现出一种慢性的担忧状态,即广泛性焦虑。本病已呈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如城市儿童、学前儿童、大学生、神经系统疾病伴发者等[1-4])的趋势,广泛影响大众身心健康,使患者陷入严重的精神和躯体痛苦之中,使大脑思维、记忆、创新性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受损,(乃至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5])。然而治疗广泛性焦虑仍沿用传统镇静安眠药(主要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与5-HT1 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主要是丁螺环酮类药物)。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抑制呼吸、影响昼间觉醒质量、行为和容易出现操作性事故等,造成严重的医疗、社会问题;丁螺环酮类也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反应,并不能使广大医患双方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