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早期治疗2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手术治疗时机各家意见不一,但多数学者主张待外伤愈合后,择期施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我院2001年6月~2002年10月对2例急性颅脑外伤伴有脑脊液鼻漏者,在施行颅脑损伤手术的同时施行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手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50岁,被重型车撞伤头部,当即昏迷不醒,急救入手术室。检查血压140/90mmHg,神志不清,燥动不安,前额部一处7cm×9cm大小凹陷骨折,由左额顶部向下经左眼内眦至左面颊有长15 cm伤口,眶骨、鼻骨也有骨折变形,额部伤口和鼻前庭有血性液体持续溢出,左眼眶周围瘀血肿胀明显,眼球稍塌陷,光反射消失。右眼瞳孔直径3mm,光反射存在,二侧鼻唇沟对称,无偏身瘫和感觉障碍。二、三头肌腱反射(++),跟、膝腱反射(++),HOFFman氏征阴性,Babingki氏征阴性。经脑CT检查:诊断为额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前颅凹底骨折,脑挫裂伤,脑脊液鼻漏,眼眶骨、鼻骨开放性骨折,左眼外伤。
  局麻下急症手术,在原伤口顶端向二侧弧形延长,清除额骨、鼻骨和左眶上内壁的碎骨片,破损的额窦黏膜内翻间断缝合。术中见左侧额部硬膜下呈紫色,遂切开硬膜清除硬膜下血肿,额极皮层广泛瘀血,止血后放置脑式软硅胶引流管,于硬膜下持续引流,缝合切开的硬脑膜,额极部硬膜破裂缺损处取额肌筋膜修补,间断缝合固定。前颅凹底溢液处取颞肌瓣填塞。引流管由颞部另做小切口引出。
  术后持续硬膜下导管引流减压,第2天前庭溢液完全消失,第4天取出引流管;同时保持呼吸道通惕,间断高流量吸氧,甘露醇或甘油果糖降颅压,以后逐渐减量,输血补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控制颅内感染及肺内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及对疰处置,7天后意识清 楚,伤口Ⅰ期愈合,住院30天痊愈出院。
  例2:患者,55岁。在卸车时不慎被重包装箱砸伤前额部,当即昏迷不省,额部伤口和鼻腔出血不止,急诊救治入手术室。检查:血压130/100mmHg,神志不清,前额部由右眉弓上至左外眦部有长15cm不规则伤口,额骨塌陷,鼻根部和左上眶部变形,血性稀薄的液体由额、左眼眶部伤口及鼻前庭溢出。左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3mm大小,光反射灵敏。无肢体偏瘫。二、三头肌腱反射(++),跟、膝腱反射(++),HOFFman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经脑CT检查诊断:额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脑脊液鼻漏,左眼眶骨、鼻骨开放性骨折。左眼外伤。
  局麻下急症手术,在原伤口矢状线向顶部延长5cm,清除额骨(4cm×4cm),鼻骨及眶上,内侧壁碎骨片,破裂额窦黏膜内翻缝合,切开额部硬膜见额叶硬膜下瘀血,清除瘀血,放置脑式引流管外引流减压,缝合切开的硬膜。眶上内侧和额极部硬膜破裂缺损,持续漏液不止,游离颞肌筋膜缝合修补。由颞部另做小切口引出引流管,伤口逐层缝合。
  术后持续硬膜下引流管引流减压,第2天鼻前庭和眶部溢液减少,第3天完全消失,4天病人清醒,拔出引流管。同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甘露醇或甘油果糖降颅压,输血补液,联合应用抗生素,切口Ⅰ期愈合。住院30天痊愈出院。
  
  讨 论
  
  手术时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手术治疗时间目前意见不一,有的主张观察2~8周再手术治疗;有的主张待脑外伤与头皮创口良好愈合后再行修补;也有人认为尽管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半数以上能在1周内自行愈合,但有复发和感染的可能。我们主张积极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即在开颅探查施行清创术和血肿清除术的同时,施行破裂硬膜单纯缝合,颞肌筋膜修补术或前颅凹底的肌肉瓣填塞术。联合早期应用抗生素。除可达到早期治疗,预防脑脊液鼻漏复发及颅内感染,颅内气肿和颅内低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外,又避免了二次手术。
   手术操作:①切口选择:文献记载,重度颅脑外伤或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冠状切口最佳。本组2例均为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在原伤口的基础上设计切口,使其易于冠状切口或双侧瓣状切口,使术野显露良好。②窦黏膜内翻缝合:2例均有额骨、眶骨和鼻骨骨折,额窦黏膜破裂。我们将破裂的额窦黏膜内翻,予以间断缝合,封闭额窦。③缝合修补硬脑膜:本组2例均有脑挫裂伤,例1有硬膜下血肿。在开颅清创和血肿清除后均缝合切开的硬膜,小的裂伤予以单纯缝合,硬膜破裂缺损大,以游离颞肌筋膜修补,间断缝合数针固定。例2还有颅底骨折,筛窦黏膜破裂,由于新损伤不易发现破裂漏液处,故仅游离颞肌瓣置于颅底筛板上填塞压迫。
  术后处理:①持续硬膜下引流外减压:有的文献报道采用脑室前角外引流减压。我们采用硬脑膜下留置导管持续外引流减压,效果良好。方法:将脑式无菌硅软胶引流管平放于硬膜下,另一端在颞部或颞顶部做一小切口引出,接于无菌塑袋内,缝合1针固定引流管。拔管时缝合1针,防止脑脊液漏。留置时间:早期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引流管保留48~96小时,即在脑水肿高峰后拔管。目的:低颅内压,减小硬膜张力,防止脑脊液鼻漏复发;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术后脑膜刺激和术后发烧;判断术后有否进行性出血。注意事项:塑袋用一次性无菌袋,使之处于真空状态;塑袋低于头部,若引流液充满袋时,需在无菌条件下排掉,防止空气、液体逆流。②应用渗透性脱水药:术后常规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并在拔出硬膜下外引流管时加大用量,然后根据病情酌减量,7天后停药。③其他:如用冬眠药物,制止燥动,控制抽搐,以及建立畅通的呼吸道,纠正呼吸异常,维持有效的心搏出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2例临床實践,就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早期治疗问题进行讨论。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提出几点体会。还对硬膜下导管引流外减压做了介绍。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组86例,男64例,女22例。针刺取穴,阿是穴、秩边、环跳、委中、承扶、阳陵泉、条口、承山、三阴交;7天为1疗程。结果:显效率91.9%。结论:经络辨证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资料与方法    1989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6例,男64例,女22例,年龄在20~48岁之间,病程1~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宫颈恶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我院10年活检病例的方法。结果:活检中有204例宫颈恶性肿瘤,占活检恶性肿瘤的50.12%,年龄24~82岁,平均46岁,发病高峰在生育期,绝经后妇女也占一定比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82例(89.21%),腺癌21例(10.29%)(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腺癌1例),原发淋巴瘤1例(0.4%)。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仪器的应用宫颈癌、上
期刊
检测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范围    检测PCT较特异与敏感的分析方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双抗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双抗夹心法运用双单克隆抗体,其一作为捕获抗体,直接结合PCT96-106氨基酸残基,即未成熟CT:CCP-1部分,另一作为示踪抗体,直接结合PCT70~76氨基酸残基,即未成熟CT分子,人工合成的PCT作为标准。该方法比较特异,无交叉反应,其检测最低浓度为10p
期刊
关键词 诊断试剂盒 检测LAM-IgG抗体  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诊断困难较大,特别是结核性胸水难与癌性胸水相鉴别。实验室检查是结核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依赖细菌学方法检测胸水中结核杆菌来确诊,但阳性率低;而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耗时过长也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其他的诊断技术如PCR等在基层医院很难开展,因此本文采用中奥合资上海福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FD結核病诊断试剂盒(系采分支杆菌的特异性抗原-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标准。方法:对48例颈椎椎管狭窄的病人行X线摄片及螺旋CT扫描。结果:4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椎管的矢径均11mm,也要诊断椎管狭窄。  关键词 椎管狭窄 临床表现 CT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ervical spinal stenosis perfor
期刊
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和其他颌骨骨折同时发生。  鼻部骨骼主要由鼻骨和上颌骨额突构成,上方与额骨的鼻突相連。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及鼻中隔软骨组成。鼻骨是高突于面中部较菲薄的骨块,易遭受损伤而发生骨折,且多见双侧粉碎性骨折。  临床表现:①移位和畸形:鼻骨骨折的类型取决于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大小。如打击力来自侧方,可发生一侧鼻骨骨折并向鼻腔内移位,造成弯鼻畸形;如打击力量较大,可使双侧鼻骨连
期刊
例1:患者,男,30岁,右膝关节痛脹疼痛,活动受限,走路有交锁现象2年余,于膑骨上方可扪及游离体。X线:右膝膑上滑囊内见10余枚骨化小体,直径数毫米不等,大小不一,密度不均,中心浅淡、稀疏,周围有浓密的增白环,堆积成团;关节腔内亦可见骨化小体,关节滑囊及周围软组织显示肿胀。  例2:患者,男,56岁,右膝关节疼痛肿胀,走路有交锁现象3年余。X线:右膝膑下滑囊及膝关节后方可见1枚骨化小体。其膑下滑
期刊
患者,女,50岁,因右腘窝部无痛性肿物1个月,于2007年4月27日入院。该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自觉右腘窝不适,可触及鸡蛋黄大小肿物,未进行诊治,肿物逐渐增大,来院就诊。经门诊检查,诊断为右腘窝囊肿而收入院。  查体: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右腘窝部肿胀,内侧可触及5.0cm×6.0cm囊性肿物,表面光滑,边缘清楚,移动性差,压痛阳性,无放散痛,膝关节屈曲受限,小腿及足部痛觉正常,血运良好
期刊
患者,36岁,孕2产1。药物流产后持续下腹痛伴阴道流血18天,于2006年5月29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3月31日。于5月9日在门诊查尿HCG(+),B超提示早孕。5月10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总量150mg,5月12日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后出现下腹痛及阴道流血,流血量多伴有大量血块流出,并见绒毛排出。当晚流血量明显减少,复查B超提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因持续下腹疼痛,5月16
期刊
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产妇13 427例,胎儿发生IUGR(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者39例,占新生儿总人数的0.29%。由大面积胎盘梗死、帆状胎盘致IUGR儿且胎儿存活者仅1例,占新生儿总人数的0.0074%,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6岁,教师,孕2产0,因停经39周,规律性腹痛9小时,于2002年10月7日入院。该患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1年7月6日,预产期2002年10月13日,停经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