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维:想在老板之前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属和上司的关系,不仅仅是执行者和决策者之间的关
  系,聪明的职场人,更懂得适度地“牵着老板的鼻子走”。
  有两类职场人:一类是安于现状,只满足于自己手头的工作。另一类是在完成自己工作之余,思考如何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甚至总是想方设法提出富有洞见的构想,让上司为这个构想“埋单”。
  叶大维服务于有着152年历史的德国拜耳集团。十余年来,从拜耳的专职顾问到大中华区种子业务总经理,叶大维一路向前,从无到有,在拜耳的种子业务领域,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要探寻叶大维的成功之道,“Think Ahead(想在老板之前)”——是他这些年驰骋外企职场的重要法则。
  在叶大维看来,很多人不善言谈,宁愿把好的想法“烂”在肚子里。“但作为职场人,如果能够凡事想在老板之前,那么在职场上将会创造无限可能。”他对《中外管理》建言。
  任何想法都基于战略思维
  想在老板之前,然后把这个想法清楚地呈现给他,这是伟大创想实现的第一步。这些想法可以是新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是开拓新市场。而它们又恰好戳中公司发展的某一痛点。
  叶大维所负责的农业领域,业务范围广、投资额度大,所以试错成本也高,公司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相当谨慎。
  为此,叶大维通常为一个“伟大的创想”造访很多相关人士,做大量的相关调查。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决策中的关键人物,了解他们关心和顾虑的事情。同时,每个阶段的决策者也很重要,在叶大维看来,他们同样需要被关注。透过这些点,一步一步打消上司的疑虑,给老板呈现一个美好的图景,创见被执行的可能性就会高。
  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战略思维”。叶大维负责种子业务,由于农业在中国的特殊性,他必须要对国家相关政策、市场走向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基于战略思维,提出的想法才会更有价值。
  在中国,碍于权威,上司和下属之间往往隔着一堵厚厚的墙。作为下属,要敢于打破这堵“思维的墙”,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过多担心老板是否会接受。既然出发点是为公司好,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当然,管理者也要足够开放,愿意去承担风险。因为没有创新的想法,公司就不会进步。叶大维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磨灭员工的创新力。即使员工的想法距离现实太远,他也会鼓励员工:“这个想法很好,你再看看是不是还有一些没有考虑到的层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员工不断地去完善和打磨自己的想法,直到成熟、可执行。
  做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即可,为什么还要去想岗位职责之外的事情呢?哪有时间去想啊?
  但是,看看叶大维的时间表,便知这就是“不同”:每周有三次跨国电话会议,且都在晚上;他是北大国发院BiMBA学生,每周末上课,同时任班长,负责组织班级活动;担任行业协会主席,此事占去工作时间的一半。同时,参与商会法律的征集意见工作。公司内部还有员工管理等具体事务。节假日陪伴妻子和两个孩子外出旅游。
  叶大维时间管理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序。
  作为管理者,叶大维同样这么要求下属。他鼓励下属:“如果你遇到工作内容超负荷的情况,请找我来谈。”但前提是员工必须先按照优先顺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然后大维会根据公司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对员工的任务清单进行适当的修正。“当公司的策略发生变化,所做事情不再是公司焦点的时候,这个任务就可以放缓或暂时搁置了。”他语气十分轻松。
  至于节省下来的时间,他认为可以折腾更多“工作之外”的事情。参与行业协会和商会的经历,反而给叶大维思考问题提供了很多新的素材来源,帮助他站在一个行业的角度去审视公司的业务发展。拥有比上司更宽的视角和更广的消息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那些好的想法就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冒出来。
  在中国,农业并不是一个自由的准入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叶大维必须突破常规,在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在对国家政策、相关法规、国内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叶大维向总部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技术转让等新的商业模式,部分创想已经开始执行。
  很多在外企工作的职场人,一旦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便无法突破“螺丝钉”的命运。他们要么“逃出去”,要么选择继续做一颗螺丝钉。
  在拜耳任职的13年里,叶大维一直在努力地跑在老板前面。每天从他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会有无数个激动人心的创见在召唤着他,无数个亟待完成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责任编辑:杨筱卿
  个人档案
  >姓名 叶大维
  >星座 狮子座
  >年龄 40
  >职位 拜耳作物科学种子业
  务大中华区总经理
  >画像 努力演绎生命的舞者
  Q&A
  Q:现在很多外企人离职创业,你为什么不呢?
  A:我一直没有创业的冲动。这个平台有很多新东西要去学习,让我感觉挑战不断。这跟我总是“想在老板之前”的特质有关系。我永远在想新的东西,然后让公司支持我,其实这也是一种创业。
  管理点评
  叶先生的的经历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外企高管的生存状态:在非决策者与螺丝钉之间的平衡。外企高管的离职创业潮,其原因在于他们无法成为决策者,从而阻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叶先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卖”给老板,游刃有余地在执行人和决策者之间进行角色转换,非常难得。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老板够开明,愿意倾听且有足够的魄力;第二,具备较高的情商,比如叶先生。
  点评人:派思咨询CEO 李晨
其他文献
首先,介绍了作为典型的内河航道高桩承台护岸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板桩施工控制要点;接着,针对钢板桩沉入期间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施对策,从而有利于提高钢筋混凝土
中国的社交网络正在变得安静?  全球最大的网民行为分析机构之一GWI刚刚发布消息:2012年,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下降了40%!而没过多久,有中国版Facebook之称的人人公司也传来消息,其2012年财报的两大亮点是:糯米网净营收增长150%,游戏业务全年营收增长113%。但仔细一看,这两块居然都不是人人公司的看家产品。原来,到2012年第4季度,看家产品“人人网”已经少人问津,而人人公司全年则
你是如何的不同?有多少人相信生产出一款仿制的产品会赢,仅仅是因为“我们是很棒的营销者”?自信是非常好的事情,但自欺欺人就不是了。除非你的产品真的独特,那就多花点时间弄清楚为什么你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更好,然后告诉全世界。  对抗大公司。大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很大的弱点。比如冷酷无情和漠不关心别人死活的,利用这些弱点来对抗它们。  不需要想到所有的好点子。你没有那么多的智慧,也无法聘用足够多的人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