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防毒面具令人惊恐,而如今人们给防毒面具镶上钻石、蒙上上等皮革,甚至用牛仔布来制作怪诞的防毒面具,时尚成为人们逃避恐惧首当其冲的选择方式。而随着地球上自然灾害的频发,这种凌驾于恐惧之上的“美学方舟”将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
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太平洋上的风东游西荡,东西南北四方惶恐。
像是先兆,在近两季的时装周上,我们就频频看到充满保护意识的设计。除了颇具标志性的防毒面具造型,盔甲战士和全副武装的家庭主妇也来到我们面前。
早在二战期间,防毒面具就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当德国入侵法国的时候,巴黎政府就很快开始训练自己的人民配戴防毒面具。戴着防毒面具的女民兵比比皆是。而在40年代的时候,在欧洲大陆,法国,英国等时尚先锋国家更是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古怪的面具所具有的讥讽智慧和恐惧之美。在当时的欧洲杂志上,甚至出现了制作属于自己的防毒面具的教学性文章,而文艺演出中也经常融入防毒面具的元素。从那时起,防毒面具成为了艺术家、摄影师、时尚设计师所青睐的元素之一。防毒面具瞬时成为了人们接近死亡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了创建面对死亡姿态的一种工具。
有人说,“暴力美学”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玩笑。就像“化妆术”一样,穿上时装,戴上珠宝,然后略施粉黛,于是暴力实现了美丽大变身,不再是令人恶心和排斥的,反而变成可欣赏的对象,并带来难以言说的快感。而我们的面具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个更大的玩笑!人们可以连恐惧都不要面对,人们给防毒面具镶上钻石,蒙上上等皮革,甚至用牛仔布来制作怪诞的防毒面具,时尚成为人们逃避恐惧首当其冲的选择方式,人们甚至选择用防毒面具来作为化妆舞会的配饰。在今年春夏Givenchy的男士配饰系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做工精致、线条柔美的面具出现在西服笔挺的男模头颅之上从舞台深处款款而来。这一刻,我们很自然地开始回想那个自然灾害频发的2008年。那一年,Gucci和Louis Vuitton联手设计师Diddo Velema一起推出的奢华版防毒面具。面具除了周身遍布品牌Logo之外,更镶嵌钻石,令整体造型异常帅气凌然。面对这样精美的防毒面具,所有观赏它的人都会忽略它本身的防毒功能和与之紧密相连的死亡恐惧,一种异样的美在这极致的面具之上像在《变脸》里从枪膛慢镜头优雅而出的子弹之上一样诞生,人们忽略了子弹最终要穿透的是一个因为此次穿透而不再跳动的人类的心脏,而同样,人们也暂且在以微西弗计算的核辐射恐慌下获得一点快乐,在面具的精美面前忘记种种辐射造成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畸形影像。恐惧之美,你和暴力之美一样给大众喝下迷药。不难想象,随着地球上自然灾害的频发,这种凌驾于恐惧之上的“美学方舟”会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时装,正以一种死到临头还幻想女友乳球的美国大兵的幽默方式应和着人们的恐惧。安慰着人们的恐惧。满足着人对美无时无刻的需求。
但不管怎样,总还是算得一件好事,时至今日,不管人们面对恐惧的姿态如何,恐惧之美证实着:人们的恐惧尚存。即便这结果听起来着实让人感到可怜和脆弱。
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太平洋上的风东游西荡,东西南北四方惶恐。
像是先兆,在近两季的时装周上,我们就频频看到充满保护意识的设计。除了颇具标志性的防毒面具造型,盔甲战士和全副武装的家庭主妇也来到我们面前。
早在二战期间,防毒面具就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当德国入侵法国的时候,巴黎政府就很快开始训练自己的人民配戴防毒面具。戴着防毒面具的女民兵比比皆是。而在40年代的时候,在欧洲大陆,法国,英国等时尚先锋国家更是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古怪的面具所具有的讥讽智慧和恐惧之美。在当时的欧洲杂志上,甚至出现了制作属于自己的防毒面具的教学性文章,而文艺演出中也经常融入防毒面具的元素。从那时起,防毒面具成为了艺术家、摄影师、时尚设计师所青睐的元素之一。防毒面具瞬时成为了人们接近死亡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了创建面对死亡姿态的一种工具。
有人说,“暴力美学”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玩笑。就像“化妆术”一样,穿上时装,戴上珠宝,然后略施粉黛,于是暴力实现了美丽大变身,不再是令人恶心和排斥的,反而变成可欣赏的对象,并带来难以言说的快感。而我们的面具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个更大的玩笑!人们可以连恐惧都不要面对,人们给防毒面具镶上钻石,蒙上上等皮革,甚至用牛仔布来制作怪诞的防毒面具,时尚成为人们逃避恐惧首当其冲的选择方式,人们甚至选择用防毒面具来作为化妆舞会的配饰。在今年春夏Givenchy的男士配饰系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做工精致、线条柔美的面具出现在西服笔挺的男模头颅之上从舞台深处款款而来。这一刻,我们很自然地开始回想那个自然灾害频发的2008年。那一年,Gucci和Louis Vuitton联手设计师Diddo Velema一起推出的奢华版防毒面具。面具除了周身遍布品牌Logo之外,更镶嵌钻石,令整体造型异常帅气凌然。面对这样精美的防毒面具,所有观赏它的人都会忽略它本身的防毒功能和与之紧密相连的死亡恐惧,一种异样的美在这极致的面具之上像在《变脸》里从枪膛慢镜头优雅而出的子弹之上一样诞生,人们忽略了子弹最终要穿透的是一个因为此次穿透而不再跳动的人类的心脏,而同样,人们也暂且在以微西弗计算的核辐射恐慌下获得一点快乐,在面具的精美面前忘记种种辐射造成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畸形影像。恐惧之美,你和暴力之美一样给大众喝下迷药。不难想象,随着地球上自然灾害的频发,这种凌驾于恐惧之上的“美学方舟”会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时装,正以一种死到临头还幻想女友乳球的美国大兵的幽默方式应和着人们的恐惧。安慰着人们的恐惧。满足着人对美无时无刻的需求。
但不管怎样,总还是算得一件好事,时至今日,不管人们面对恐惧的姿态如何,恐惧之美证实着:人们的恐惧尚存。即便这结果听起来着实让人感到可怜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