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ai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其健康成长和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关注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去渗透 教育;在平时的写作中去辅导,应该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还要在课外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职校学生 心理健康
  近几年,各种媒体上经常披露一些关于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事件。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所任教的学生中类似现象也屡见不鲜: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乱讲话,做小动作,甚至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等。我们不难看出,此类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个现实:当代中学生,特别是中职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由于中职生多数是学习和素质相对较差的群体,自然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出现上述现象,甚至更严重的社会危害就不可避免。
  笔者作为一名老师,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而语文教师似乎有着一种特殊优势。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与同仁探讨。
  一、结合事例,课堂渗透
  语文学科具有广泛性、情感性,使其更易进入学生内心世界,能触动其心灵。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其内容充满人文精神,许多作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教材的几次改编,所选篇目更贴近生活现实。比如《项链》—课,其主题是批判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但同时又赞赏其勇于面对现实、不惧挫折和诚实守信的人格。虚荣、追求时尚是许多中职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缺点,而不怕困难、诚实守信的优点又往往缺失。面对物欲横流、追求享乐的花花世界,青少年最易产生攀比享乐的心理。一些所谓时尚、前卫的消费费用惊人,但他们又没有这种经济能力,所以只有千方百计地向家庭、向父母伸手,但他们的父母大多能力有限,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庭,更是无力满足这些学生的消费需求。在讲授该课时,结合学生身上的这些现象,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有些学生为了上网吧向老师撒谎是不讲诚信。有些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或因同学之间的一些小矛盾或情感上的一些打击而萎靡不振,与女主人公勇于面对困难、不惧挫折的勇气和意志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对比对学生的触动很大,教育效果也是显著的。
  二、心理问题,写作指导
  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言为心声”,在写作训練中学生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诉诸笔端。特别是周记、日记最能了解学生的情感、心理,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无可比拟的优势。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日记中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写,老师则以人格担保为其保守秘密,保护其隐私。这样的结果就可以在作文中看到学生的喜悦、苦闷、困惑,甚而青春期那种对异性的好奇与萌动。而老师的批阅则是打开其心锁的一把钥匙。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冷静、理智地处理。当然,批阅的原则是建议指导,指明方向,提出方法,而不是越俎代庖。语言要委婉,让其容易接受。
  三、心灵港湾,个别辅导
  针对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我在教学之余结合政教处及班主任,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设立了“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信箱,和文科教研组几位同仁一道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辅导解决。我们在每个班级设一个小木箱,配上锁,钥匙由所在班级的语文任课老师专用。同学们有什么心理问题都可以写在小纸条上署名后投进木箱,语文老师利用晚自习打开木箱,为学生解答心理疑难。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
  1.保密性原则。学生心理问题往往是隐私问题,不宜公之于众,所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单独解答,严格保密,不可让其他同学知道,老师之间探讨时也要注意隐瞒学生的真实身份。方法一般是文字对文字,以书信方式解答问题后折叠好和原来的纸条由教师亲自交到学生手中,需要面谈的则另外谈话。女生要尽量安排女教师进行指导,也可让学生在信中专门指点某某老师解答。
  2.适宜性原则。这个适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适宜;二是时机适宜。环境适宜,即要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尽可能融洽的环境,让学生尽量放松自己,使他们能真实地表露自己的困惑和苦恼。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顺利进行解答。我们专门要求提供一间房,房间布置得很精致、温馨,作为专用的谈话活动室。而时机适宜是对学生的面谈辅导的时间要恰当,不能一看问题就谈话,要视问题的轻重缓急而定。当学生因长期困惑而产生心理障碍时,要找其突破口,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耐心给学生适应、改正的空间和时间。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学生的精神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会日益增多,而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任务中,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环节来抓,这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 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扎实有效的经典阅读可让学生接受高尚人格的精神洗礼,聆听厚重历史的谆谆教诲。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经典 阅读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语文教学材料的重要资源。它在促使学生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洗礼。在神游万里、思结千年之际,获得古人的智慧,拓宽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这段阅读教学建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改之路,给语文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个性的花朵在阅读中绽放,让语文学习充盈着乐趣
摘要: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为主,教学方法刻板、僵化,难以有效兼顾全体学生,更不可能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被忽略了,难以真正体会到课堂学习的快乐。作者就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合作教学 探究式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学生兴
新课程改革使新课程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出现在人们面前,它像一座灯塔,为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应呈现出多样模式,除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让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
当前阶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包括课件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课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如何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个问题是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
摘要: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等。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组织,和学生一起制订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关键词: 自主探究 合作 反思 实践活动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文意识,从而确立学生作为“人”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内驱力,营造富有灵气和活力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人文情怀 “以人为本”  教学作为提升人精神境界的活动,理应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学生人格的养成和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渗透,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