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9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以下简称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下简称ICD)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这两种治疗在预防患者猝死中的差异。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6月到2013年6月出院诊断为遗传性LQTS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器或ICD的全部21例患者,结合门诊、电话和程控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晕厥、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结果起搏器组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39.3±14.3岁,随访时间50.6±26.3个月,1例患者猝死,2例患者再发晕厥前兆,其中1例最终更换为ICD。ICD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4.5±11.9岁,随访时间61.4±43.5个月,3例患者接受了ICD的适当治疗,另2例患者接受了ICD的不适当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现囊袋感染,1例患者更换为永久起搏器。治疗有效率在起搏器组及ICD组分别为72.7%(8/11)和100.0%(10/10),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1)。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起搏器组及ICD组分别为27.3%(3/11)和30.0%(3/10),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63)。结论对于不能植入ICD的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替代方法,但对于QTc≥539ms的患者,只有植入ICD才能预防猝死。植入ICD后长期无心脏事件发生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可考虑更换为永久起搏器。
其他文献
以育人为根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不断推进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刘爱萍,解芙蓉临汾电力技校是劳动部命名的首批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养合格的电建技术人才这
<正> 96岁的马德莱娜·卡斯唐风韵犹存,其魅力不减50多年前夏姆·苏丁对她的描绘。她穿了条黑色滑雪裤,充满活力,上身着钱尼尔羊毛衫。她的眼睫毛上涂有厚厚的睫毛膏,抹着口
期刊
目的 探究原TKI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获得性耐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获得性耐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单纯组33例和
试验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得到了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该噬菌体为典型的正六面体,其头部直径约60nm,尾部长约200nm;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
示教板是常用教具。如何设计示教板,才能符合教学需要?本文以多用电表原理示教板为例,浅述电路式示教板的设计。教材内容和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有
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排球运动深受大学生喜爱,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体育教学项目,排球的趣味性一直要优于其他体育教学项目。但是不可否认排球运动也是一种容易受伤的
意大利改变传统的由不同行业的行政部门分别垂直监管食品安全的做法,采取“分领域,全方位,整体管理”的食品安全战略,从食品链的源头着手,对生产、加工、进出口、仓储、运输、销售
报纸
<正>一、京津冀水资源合作的紧迫性京津冀三省市同处海河中下游流域,这一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严重缺水。这一地区生活着全国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9%的国民生产总
随着现代检查检验技术的进步,冠心病在辨证分型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颈动脉超声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为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临床依据
双酚A(BPA)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激素,具有干扰内分泌系统或引发癌症等毒副作用。抗坏血酸(AA)、尿酸(UA)、黄嘌呤(XA)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其含量与许多疾病相关。因此,研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