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教育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
  当前阶段,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活動的效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教育机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全面教育与系统教育的有效协调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必须要与其教育目标进行有效衔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性与高职教育全面性的协调发展。
  首先,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了解认知,大力弘扬科学发展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要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文化的和谐统一。
  其次,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职业行为与能力教育的有效融合,将学生培养为品德优秀、职业技能水平高超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通过社会各界的有效配合,促进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实现普遍性与先进性的协调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吸纳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相关内容,涵盖了文化、科学、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注重理论性内容的讲授,还要注重实践性内容的普及;既要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内容进行传承,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创新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必须要结合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将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适应性更强的教育机制,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同时,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例如,对于积极性较强、拥有强烈入党意愿的学生,要对其进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对于基数更大的普通学生,就可以适当放宽教育标准,将教育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取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教育方式方面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协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覆盖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离不开教育活动,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需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采取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此,应该注重生活实例的运用,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
  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育。通过顶岗实习、企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理解,使其牢固掌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还能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重视“身教”,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只有实现全面教育与系统性教育、普遍性与先进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三方面的有效协调,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才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长安.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98-100.
  [2]黄占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才智,2012(26):261-262.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经济时代的影响,发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职学生的发展备受关注,不管是未来就业还是个人素养的形成,都需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属于一项实用性较强的技能,所以关系到中职生在面向社会之后的发展进程。通过长期的应用文教学实践,笔者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作了一些研
摘 要: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专业人才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机械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进而探究了具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以期能够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高专;机械课程;动手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应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进行教育
摘 要:本文以专业核心课程桥涵施工技术为教学研究对象,紧紧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发生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将信息技术与高职路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相结合,为相关院校的同类专业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学与教;路桥专业;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针对高职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笔者在实践中提出了“互联网+”教学的概念,依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