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概括理解能力的数学概念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学生理解数学本质的基本活动。本文以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函数模型,并归纳概括出函数概念,通过具体行为表征实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课堂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创设有效情境、问题驱动、抽取筛选、属性归类、明确常量和变量;引导学生关注“变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探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主动形成、自主概括归纳概念的本质,指导学生从解析式、表格、图象、初步映射等多样形式全方位理解,体会知识承载的数学思想,进而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概括理解能力 函数的概念 建构学习 有意义学习
  数学概括理解能力[1]是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概括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思维形式,行为表现特征有自主性、渐进性、外显性、互动性和严谨性。概念的教学涉及“概念的名称、定义、相关和无关特征、正例和反例”四方面,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自主逐步形成函数的概念,有针对性的选择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推动学生再去概括和辨别,实现学生对概念学习记忆、理解、运用的结果,达到理解的六侧面-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深入,能自知。
  数学课堂的灵魂是什么?是思想,也就是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传授思想的过程.思想是通过什么来展现的?是问题[2],换句话说,数学课堂应该是围绕问题展开,将驱动教学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情景展示出来,形成问题情境。本节课情境有:
  (1)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间为t h,路程为s km。
  (2)电影票价40元/张.设某场电影售出的票数是x张,票房收入为y元。
  (3)实物演示弹簧秤,测得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列关系:
  驱动问题:①每个变化过程中有几个量,是否需要分类?有几个变量?②在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聚焦到对应关系,是怎么对应的呢?
  问题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区分出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特征和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特征,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特征而抽取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数学的抽象完全舍弃了事物的质的内容,而仅仅保留了它们的量的属性[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学生容易答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联动关系,可以稍微引导这个变化中有没有规律性的变化,即函数的性质。但本节课先聚焦到“函数的本质是两个变量和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解析式[4]、表格、初步映射和函数示意图等多个角度分析对应关系,会让学生渐进性形成函数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后紧跟练习,如下:
  练习1:体检时的心电图,图上点的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 x,y是两个变量, y是x的函数吗? 能不能找到操作性的工具,快而准的辨别图象是否表示单值对应关系?
  练习2:一只蚂蚁在竖直墙面上的爬行图如下, 蚂蚁离地高度h是离起点的水平距离 l的函数吗?为什么?
  练习3: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其中y不是x函数的是
  总结:“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单值对应都是函数关系,“一对多”不是函数;可通过“画豎线数交点个数”辨别图象是否表示函数关系,提升解题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遵循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的理解到位为主,明确学生通过设计的内容,会获得怎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用怎样的学习支架能引导学生理解重要观点?希望学生如何应用这些观点明确实施的意义?
  建构主义和有意义学习理论。学生对现实原型进行数学弱抽象,如案例中最初的3个情境以及心电图、温度变化、映射、关系式等若干不同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感知、分析、比较、抽象,聚焦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加以归纳概括,得出本质属性,从而形成函数概念,是有意义的构造性活动实践,是借助归纳概括进行的逻辑建构。本节课“函数”这个具体概念的学习适合采用概念形成方式,是上位学习,教学时注重组织学生进行以科学探究为主的一系列师生互动活动,进而应用认知发展教学方式使学生认知系统完成建构.而本章后续“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定义性概念的学习方式更适合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是从上位到下位的学习,教学时注重讲授法的运用。
  多元课堂互动。本节课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了多元的课堂互动。互动活动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如站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上讲台讲述观点.尤其是本节课选择题通过亮手指表达观点,亮手指反馈适合选择题和部分填空题,选择题的ABCD选项对应手指1234,一是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肯定做得快的同学,又让答对的薄弱生站起来表达,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二是课堂针对性辅导,抓住契机转变错误观念,解释并及时学生的错误观念、创设认知冲突、构建新观念,让整个课堂有效和高效,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
其他文献
背景分析: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  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都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由来及推导过程  (2)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熟背乘法公式  (3)能熟练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公式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情感目标  (1)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結抽象的思维能力  (2)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从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
期刊
纵观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数学,更离不开数学中的计算。在数学教学中也把计算教学作为数学的基础教学。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计算课有兴趣并产生把计算方法牢牢掌握的意愿,这里就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埃里克森人格理论认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体验能力的实现,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应围绕习惯养成、人际交往、情绪识别、学习方法、自信心培养、积极
期刊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制作食物为话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祈使句描述过程。本阅读文本以美国感恩节为主题,讲述了感恩节背景文化和火鸡制作过程,是对语言知识的巩固以及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与补充。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快,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喜欢动手参与,也喜欢竞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设计简单而有趣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是全网络年代,也可以说是手机时代,差不多人手一台手机,而沉迷手机的孩子特别多,导致一些孩子沉迷玩游戏、爱讲粗口、叛逆、厌学、成绩差、不上学。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教育非常值得大家探讨,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学生呢?  关键词:问题学生;班主任;家长;方式方法  孩子沉迷玩游戲、爱讲粗口、叛逆、厌学、成绩差。这些不良行为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是不听话的孩子;在社会的眼里是思想品行差、学
期刊
活动目标:  1、体验剪纸的快乐,感受拜年时热闹的场景。  2、能够用下基线或上基线的连接方法进行画面布局。  3、通过观察拜年时的不同动作,剪出外部轮廓和表情。  活动重点:能够用下基线或上基线的连接方法进行画面布局。  活动难点:剪出人物拜年时的不同动作和表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拜年的经验;  物质准备:视频、照片、剪刀、纸、胶棒、垃圾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
期刊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題班会课)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无论学习生活,做人或处世,他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难,可大家不知道培智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普通学生难上千万倍。培智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如流口水、吐口水、多动、重复、敲打东西、乱丢、乱画、随地大小便、情绪难控制、打人等。面对这些培
期刊
根据上教版中学劳动技术六年级第五单元“缝制成型”单元中的“卡套的设计与制作”要求,“缝制成型”单元共分为布艺基础、沙包制作、卡套的设计与制作、挂件的设计与制作4个小单元。其中“卡套的设计与制作”单元学习内容由“卡套的设计“与“卡套的制作”两部分组成,共分为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第1课时学生了解不织布的特性与用途,认识卡套结构,绘制卡套各部件草图和裁剪草图,并对草图加以优化。第2课时根据卡套设计
期刊
一、学生综合情况分析  1.自然情况  万行(化名),男,出生于2010年1月,患有严重孤独症。具有严重刻板行为,无语言交流迹象,有严重焦虑,对陌生环境极为恐惧。结合该生身心发展特征与发展需求,对其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2.家庭情况  万行是家里的长子,父母离异,由其母亲抚养,家庭人员有其继父、同母异父的弟弟、祖母。其母亲长期外出务工,平时周末回家由其继父照看。根据了解,病因可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