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薛波,民进吕梁市贺昌中学支部副主委、山西省临县曲峪镇前曲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山西省吕梁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昔日旧村庄,摇身一变“桃花源”。这一切,都要从吕梁实验中学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薛波的到来说起。
从“校园”到“田园”
初次接触扶贫工作,也曾令薛波感到茫然。2018年10月,他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来到前曲峪村。
“选派之初,我也了解了一下村里的大概情况。可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情况超出我的想象,看着地上烂掉的红枣,村民的艰苦生活和无奈的眼神,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提起驻村第一天,薛波记忆犹新。
的确,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每年到红枣成熟时节便阴雨连绵,成千上万的红枣霉烂,导致市场不景气,种植户失去信心,枣林撂荒。
那个冬天,薛波反复地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角落落、沟沟坎坎,村子旁黄河岸边的滩地上也留下无数个焦灼的足迹,只为寻找一个“出路”。
“有一天我站在办公场所的围墙前,静静地看着大门口的枣树,却突然有了些想法。”带着一丝模糊的设想,薛波穿过枣林,重新来到黄河边,“十里长滩生曲峪,一片林,一片滩,一条河,一座山,一条路(沿黄公路),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啊!”
找到“方向”了,接下来怎么规划?对于农村工作,从事教育工作的薛波毕竟还是个“门外汉”,但爱学习、爱钻研是他最大的特点。
“那些日子,我天天翻资料,上网学习,四处请教专家教授,还跑到河北、浙江、郑州、忻州等地实地查看……结合我们村的实际,在与第一书记、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支两委班子反复论证后,在2018年底确立了以产业脱贫为抓手的前曲峪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林下经济发展思路。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枣农变股东,通过‘集体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薛波说。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2019年春天,一封长达7页的信出现在村里的墙上,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号召村民入股。然而,首次号召失败了,没有人来询问入股的事。薛波看着精心修改了好多次的信,有些失落。后来他了解到,村民不愿意入股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入股的股金打了水漂。
面对村民的质疑,薛波一次次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为大家讲政策,谈发展,还想了个“硬办法”。“赚了的钱,全部归入股村民所有,如果赔了,我来兜底,保证股民零风险,不损害股民一丝一毫利益。”在全体村民大会上,薛波做了掷地有声的承诺。
薛波的真诚和担当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最终全村147户村民用资金和枣林地入股,村集体用工作队为村里争取的扶贫资金入股,总股金达到51万元,成立了全体村民和全体贫困户参股的美丽乡村田园开发有限公司。
2019年4月底,占地20亩的红枣林下柴鸡养殖基地建成。为提高产品品质,丰富养殖种类,鸡场又养殖了蚯蚓,引进了14头西蒙塔尔牛,形成了利用牛粪繁殖蚯蚓,柴鸡吃蚯蚓,柴鸡为枣树捉虫,鸡粪给枣树供养分的产业链,红枣林柴鸡养殖产业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提高了枣树质量,鸡蛋附加值,形成了林下经济种养殖产业链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据薛波介绍,整个产业可以节约成本每年7万元。
从“给路子”到“挣票子”
“你的钱到账了没?”这句话成了最近前曲峪村村民见面寒暄的“流行语”。村民所说的“钱”,是指美丽乡村田园开发有限公司股东首次分红。
村民张建(化名)说:“我去年一共入了4股2000元,现在就分红1000元了,这就见到利啦。”55岁的贫困户石安(化名)之前一直以打零工为主,看到村里发展林下养鸡产业,便跟老伴入了20股,按照协议,2020年可获得分红收入5000元。更令他高兴的是,由于人勤可靠,经过股东大会选举,他成为公司经理。
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枣农变股东,村“集体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大激发了群众参股发展林下经济的内生动力,2020年村里光靠养殖柴鸡就收入近12万元。
顾梦(化名)夫妇是前曲峪村村民,原本在陕西务工,听说村里办了养鸡场,凭着养鸡技术回家当上了饲养员,“在自己家门口挣钱更舒坦,一个人能挣2000多元,一年下来两口子能挣5万多,生活也能过得很好了”。
产好蛋、卖得出是鸡场发展的关键,为了让柴鸡蛋“飞”出大山,工作队不断摸索,形成了多渠道的销售模式。薛波说:“第一种模式就是认养鸡的模式;第二种模式就是通过直播平台销售鸡蛋;第三种是通过工作队、第一书记、周围朋友等资源進行推广;第四是深入各大单位和社区进行宣传售卖。”
“目前公司产值达54万元,柴鸡养殖基地的鸡蛋销售总额突破10万元,肉牛养殖通过繁殖,到2021年6月,数量可达40头,10亩黄河鲤鱼产业正在加紧建设中,投入市场后,产值可达500余万元,到2021年底预计人均可增加收入1千元以上,并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薛波说。
如今,薛波为前曲峪村老百姓勾画的美丽乡村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希望以后这五个产业攥指成拳,依托附近的十多个沿黄景点,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产业,把前曲峪村建设成为山川秀美、产业多元、村民富裕、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小康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