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探微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学;语文;汉语言;教学;实
  践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42—01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伦理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人的涵养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谈一点看法。
  一、在教学中以德育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学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浓浓人道气息和民为邦本精神。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因此,中学教师应努力提高完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小环境。以我们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来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地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工具。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尊重是汉语言教学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汉语言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2. 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丰富和积累语言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在中学汉语言教学应强化三点:第一,积累。语文学习应从积累语言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指掌握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语言形式,背记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句、顶针句,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言范例,主要指背诵一些优美诗文、小说、戏曲名著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对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我们的学生,思维就有了凭借,表达就有了材料。第二,互动。掌握语言是为了更好地交际,而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中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语言。第三,熏陶。汉语言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在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时,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而重在熏陶,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3. 重在拓展、选择与凝结。打个比方来说,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港湾,而世界才是学生要航行的大海。中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既要建设好港湾,也要从港湾走出去,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在偌大的海洋中探寻自己所要的宝藏。汉语言教学的职责就在于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在时间上,融历史、现在与未来于一炉,“融历史于现在”很好理解,就是把人类历史遗产的精华引入课堂,让学生来学习。而“让未来融入现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
  编辑:刘於诚
其他文献
林地经营权流转作为现代林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山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林地经营权流转日趋普及.并显示
【关键词】 数学教学;动画;应用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51—01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成为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都有限,且逻辑思维较弱,多数小学生都对应用题有惧怕心理。但是,应用题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
在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下,保证通信企业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课题。阐述了通过构建高效内训师开发管理体系,在企业内激发团队、个人开拓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53—01  高中数学一直以来就是大多数高中生的“障碍学科”,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增大,往往会感到数学知识愈发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进而加剧了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出现了很多学生望“数”止步的现象。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的浓厚程度
【关键词】 小学语文;兴趣;阅读教学;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092—01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旦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内驱力,主动自觉地大量阅读,语文阅读能力就会很快得到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国古代文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既是语
【关键词】 德育;课改;角色;活动;网络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033—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我国教育再一次发展的号角,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不断地准求。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048—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