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中药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来源 :湖南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机体出现一系列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内分泌性疾病.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水平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除此之外,血糖水平的升高会导致非酶糖基化的加速,由此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降低患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慢性并发症的风险.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广泛分布于小肠黏膜刷状缘上,对糖基结构有重要影响[3-4],以内切或外切方式水解各种含糖化合物中的糖苷键,生成单糖、寡糖或糖复合物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5].目前临床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其价格昂贵且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6].因此寻求更为安全高效的降糖药物是许多研究者的目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LC/MS)等技术可对传统中药进行筛选[7],荧光和圆二色性(CD)光谱法、分子对接技术等对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活性成分体现出明显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也逐渐明晰.笔者总结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随机将1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11组,分别为空白组
英国伦敦大学医院的科学家最近发现,妇女唾液中的激素含量可以揭示其子宫功能的发育和衰竭情况。根据唾液中雌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和滤泡刺激激素含量之间的比例,可以得知该妇女是否已经怀孕,或使其及时把握最佳怀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