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阜矿集团内蒙白音华能源公司日益发展壮大,收视需求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之下,电视信源问题也日益成为我通讯信息中心着力探索的对象。
关键词: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改造
中图分类号:TN94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10-01
一、立项依据
(一)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从信源质量到信源的稳定性上,我通讯信息中心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为响应公司号召,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几年来我通讯人一直都在致力探寻着一个根本性的方法,在质量和稳定性兼收的情况下,控制成本。
多少年来,从设计思想上开拓和创新,从信号布网建设上探索,从平素生产时间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中挖掘,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作为一个通讯人的使命。
我立足本质,不断学习,利用个人的休假时间,到各厂矿开展调研工作,身体力行,深入现场,同那里的老领导、老员工一起探讨,力争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和革新。因为我深知技术革新项目的开发,都无一例外的被发现于生产一线,扎根于生产实践当中。提到创新,人们往往盲目的去依赖先进的技术,而忽略生产中扎实的实践基础,创新不仅仅依靠科技,实践是检验一切成功的唯一标准。
本课题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将创新设计理念驾驭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以保障信源质量为基点,立足于生产实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本项目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白音华能源公司日渐发展壮大,近年来,员工已经从当年的百十人增加的几千人,作为一个服务性的部门,解决员工的生活娱乐问题也便成了我通讯的一件大事。能源公司地处蒙东大草原上,虽然土地辽阔,但地广人稀,员工下班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于是,电视便成为了绝大多数人与外界联通的信息渠道与窗口。
基于人们对电视的依赖,我部门便将做好电视信号传输与保障工作做为通讯部门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在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数量与质量需求的日益提高,电视用户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情况,且增长幅度较大,这就使信源成本比从前增加了不少,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项目探索与发展趋势。降低成本对于企業来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它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改造也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探究的项目用于降低生产成本,这本身就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一切为提升企业效益的设计都必将成为企业的亮点。
二、研究内容
(一)具体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白音华能源公司有线电视信号采用锡盟数字微波信号收视,用户信号接收的终端是机顶盒,我们架设的用户终端用于接收数字微波信号,每个机顶盒的租赁费用是260元,每个机顶盒每年的收视费用是276元,也就是说,每个机顶盒每年需要花费536元。一年下来,整个矿区的收视费用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二)项目的创新之处。鉴于数字微波信号收视费用如此巨大,我们在其信号源上狠下功夫,在翻阅了大量相关技术性的资料后,决定创新观念,摒弃传统的数字信号接收模式,采用广电新技术,倒用分支器,以此替代分频器。通过用户终端机顶盒接收数字信号后,通过“分频器”,把各个频道汇聚在一个主“分频器”上,再通过数模转换器,将数字信号统一转化为模拟信号,经过视频信号放大器放大输出信号后,对各单位用户进行传输。
初始,因为技术上的革新迫使我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遵循,使此次项目的研发工作困难重重。然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深知身上的担子,只有自己才最懂得这份使命。
蒙东的冬天格外的冷,寒风伴随着大雪,我带领着我的团队不畏艰辛,自始至终奋战在生产一线,白雪皑皑中的点缀着几个小黑点,这一幅场景编织成了厂区的一道风景线。
从布线的改造到调试信号,自始至终,我都与我的员工们在一起。一次次的失败没有使我们怯懦,反而更增加了我们技术革新的信心,更坚定了我们成功的信念。已不知历经多少次的波折,在经过了无数次尝试信号调试试验失败后,终于在年初看到了曙光。我们的心恰似久旱逢甘露。我知道,员工们和我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都迫切的期盼成功。终于,我和我的团队在今年2月份将这份技术革新成果作为新年献礼,呈献给矿区每一位员工。望着电视机屏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我们满是尘土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我们已回忆不起历经的辛酸,早已忘却了身心的疲惫,因为知道有那么多人,可以和我们共享这份快乐。我很清楚,我不能和我的员工们共享这份快乐,因为技术研发工作不能沉睡在已取得的成绩上,办公桌上,下一个待完成技术革新还在等着我。
(三)项目架构图示
三、项目成果、使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分析
这种以模拟信号模式对用户进行视频信号供给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年度以来,我们凭借着此项目共计解决了机关办公楼、露天办公楼和井工办公楼三个主楼的用户,以及临时用户和分散用户的正常收视。大大缩减了机顶盒的使用数量,这些用户的以这种方式收看电视节目,并不纳入收视费用户当中,节省了收视成本,大幅度的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实现了公司效益的最大化。此方法在不增加用户的情况下(如果增加效益将继续加大),首次创净效益达 32.16万元,大大节省了资金,此外,自此项目推广之日起,此后每年都会为公司节省资金达16.98万元,为公司的打好“争效益,节成本”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勇.“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的课程设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1.
[2[胡金发.模拟数字转换分类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关键词: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改造
中图分类号:TN94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10-01
一、立项依据
(一)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从信源质量到信源的稳定性上,我通讯信息中心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为响应公司号召,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几年来我通讯人一直都在致力探寻着一个根本性的方法,在质量和稳定性兼收的情况下,控制成本。
多少年来,从设计思想上开拓和创新,从信号布网建设上探索,从平素生产时间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中挖掘,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作为一个通讯人的使命。
我立足本质,不断学习,利用个人的休假时间,到各厂矿开展调研工作,身体力行,深入现场,同那里的老领导、老员工一起探讨,力争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和革新。因为我深知技术革新项目的开发,都无一例外的被发现于生产一线,扎根于生产实践当中。提到创新,人们往往盲目的去依赖先进的技术,而忽略生产中扎实的实践基础,创新不仅仅依靠科技,实践是检验一切成功的唯一标准。
本课题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将创新设计理念驾驭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以保障信源质量为基点,立足于生产实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本项目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白音华能源公司日渐发展壮大,近年来,员工已经从当年的百十人增加的几千人,作为一个服务性的部门,解决员工的生活娱乐问题也便成了我通讯的一件大事。能源公司地处蒙东大草原上,虽然土地辽阔,但地广人稀,员工下班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于是,电视便成为了绝大多数人与外界联通的信息渠道与窗口。
基于人们对电视的依赖,我部门便将做好电视信号传输与保障工作做为通讯部门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在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数量与质量需求的日益提高,电视用户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情况,且增长幅度较大,这就使信源成本比从前增加了不少,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项目探索与发展趋势。降低成本对于企業来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它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改造也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探究的项目用于降低生产成本,这本身就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一切为提升企业效益的设计都必将成为企业的亮点。
二、研究内容
(一)具体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白音华能源公司有线电视信号采用锡盟数字微波信号收视,用户信号接收的终端是机顶盒,我们架设的用户终端用于接收数字微波信号,每个机顶盒的租赁费用是260元,每个机顶盒每年的收视费用是276元,也就是说,每个机顶盒每年需要花费536元。一年下来,整个矿区的收视费用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二)项目的创新之处。鉴于数字微波信号收视费用如此巨大,我们在其信号源上狠下功夫,在翻阅了大量相关技术性的资料后,决定创新观念,摒弃传统的数字信号接收模式,采用广电新技术,倒用分支器,以此替代分频器。通过用户终端机顶盒接收数字信号后,通过“分频器”,把各个频道汇聚在一个主“分频器”上,再通过数模转换器,将数字信号统一转化为模拟信号,经过视频信号放大器放大输出信号后,对各单位用户进行传输。
初始,因为技术上的革新迫使我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遵循,使此次项目的研发工作困难重重。然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深知身上的担子,只有自己才最懂得这份使命。
蒙东的冬天格外的冷,寒风伴随着大雪,我带领着我的团队不畏艰辛,自始至终奋战在生产一线,白雪皑皑中的点缀着几个小黑点,这一幅场景编织成了厂区的一道风景线。
从布线的改造到调试信号,自始至终,我都与我的员工们在一起。一次次的失败没有使我们怯懦,反而更增加了我们技术革新的信心,更坚定了我们成功的信念。已不知历经多少次的波折,在经过了无数次尝试信号调试试验失败后,终于在年初看到了曙光。我们的心恰似久旱逢甘露。我知道,员工们和我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都迫切的期盼成功。终于,我和我的团队在今年2月份将这份技术革新成果作为新年献礼,呈献给矿区每一位员工。望着电视机屏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我们满是尘土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我们已回忆不起历经的辛酸,早已忘却了身心的疲惫,因为知道有那么多人,可以和我们共享这份快乐。我很清楚,我不能和我的员工们共享这份快乐,因为技术研发工作不能沉睡在已取得的成绩上,办公桌上,下一个待完成技术革新还在等着我。
(三)项目架构图示
三、项目成果、使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分析
这种以模拟信号模式对用户进行视频信号供给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年度以来,我们凭借着此项目共计解决了机关办公楼、露天办公楼和井工办公楼三个主楼的用户,以及临时用户和分散用户的正常收视。大大缩减了机顶盒的使用数量,这些用户的以这种方式收看电视节目,并不纳入收视费用户当中,节省了收视成本,大幅度的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实现了公司效益的最大化。此方法在不增加用户的情况下(如果增加效益将继续加大),首次创净效益达 32.16万元,大大节省了资金,此外,自此项目推广之日起,此后每年都会为公司节省资金达16.98万元,为公司的打好“争效益,节成本”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勇.“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的课程设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1.
[2[胡金发.模拟数字转换分类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