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摘”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中,其原意为“抽取”,当时的僧侣们在抄写经文时通常在每一页写上该页的内容摘要或批注,成为较有系统、但不脱离原文献的文字内容。这种文字记录方法,拉丁文曰“抽取”,译成中文为“文摘”。 后來,“文摘”一词被欧洲各国引进并使用。在中世纪时,欧洲许多君主要求大臣呈送报告时,须在卷首附上内容摘要,这是文摘的宫廷化时期。公元六七世纪时,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命令汇编的罗马法典,共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摘”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中,其原意为“抽取”,当时的僧侣们在抄写经文时通常在每一页写上该页的内容摘要或批注,成为较有系统、但不脱离原文献的文字内容。这种文字记录方法,拉丁文曰“抽取”,译成中文为“文摘”。
后來,“文摘”一词被欧洲各国引进并使用。在中世纪时,欧洲许多君主要求大臣呈送报告时,须在卷首附上内容摘要,这是文摘的宫廷化时期。公元六七世纪时,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命令汇编的罗马法典,共50卷,就是把罗马法学家的学说,摘录、分类汇编而成,也叫作《学说汇纂》。
1665年1月5日法国科学院创办的《科学家周刊》文摘专栏,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摘专栏,而最早的文摘杂志则是1769年德国首先创办出版的《各学院外科论著摘要汇编》。
1897年5月6日在上海出版的石印旬报——《集成报》,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文摘报。该报内容丰富,举凡政治、实业、科技、历史、地理、掌故和轶闻等,均有摘录。所载内容大部分是摘自《时务报》《万国公报》《汉报》《博文报》《新闻报》《官书局报》《中西报》。此外,它还摘译外文报刊。
1937年元旦在上海创办的《文摘》月刊是我国最早的文摘杂志。该刊主编孙寒冰当时在复旦大学任教,他看到师生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许多报刊,因此在1936年10月向学校提议:出版一种文摘杂志,把各种报刊的精彩部分摘录下来。 (文/邬时民)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曾号称“反兴奋剂斗士”,可是,刘易斯自己并没有那么清白。 刘易斯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成就其“干净”形象的。当时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跑出9.79秒的百米“新纪录”后,因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类固醇,成绩被取消,金牌落到了当时以9.92秒的成绩名列第二的刘易斯手中。并且,刘易斯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在公众眼中,他是赛场上最干净的运动员。此后,刘易斯连续参加四届奥运会,夺
杜甫《春望》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生动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的伟大情怀,读来常常让人感动不已。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我的少年时代曾在沦陷敌手的南京度过,痛苦地尝到了当“小亡国奴”的滋味,现在回忆起来,仍不免感慨万分。 20世纪中期的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南门改称“中华门”,开辟了一条并不很宽的马路叫“中华路”,靠近城门有一座南门桥,桥西有条“篾街”,后
1966年,我在湖北汉川搞“四清”运动,夏秋之交,由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四清”运动提前结束,10月初我回到了湖北应城县三合区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对于过好“文化大革命”这一关,还充满了信心。殊不知,我是区委书记,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造反派对我的批判会,大会小会开了不少,总认为没有抓到我的实质性材料,击中不了我的要害,很难打倒我。 于是,区直部门和各公社的造反派,召
众所周知,欧洲和中国的宫殿、教堂、寺院的建筑都是左右对称井然有序的布局形式,而日本的建筑左右非对称的占多数。以宗教寺庙为例,6世纪后半期从大陆传来的寺院布局,如四天王寺、飞鸟寺,布局上左右对称,而现存建于7世纪初的法隆寺,就已出现了非对称的倾向。之后虽然在对称与非对称之间有过摇摆,但最终还是回到了非对称形式。由此看来,尽管作为样板的中国建筑是始终如一的左右对称,但在移植日本的过程中,这种形式却经历
戏迷们都知道,京剧、豫剧、秦腔、川剧等很多戏种中都有《王宝钏》一剧,其中有出《三击掌》的唱段,叙述主人公与家人击掌约誓,愿离开相府,嫁给乞丐薛平贵。这里的击掌是盟誓时的动作,表示自己说话算数,绝不反悔。这和勾手指的动作异曲同工,效果相似。 但击掌起初并不是约誓的动作,而是一种舞蹈形式。 随乐起舞时,舞者手舞足蹈,随着音乐节奏来回击掌活跃气氛,增强效果。新疆克孜尔石窟就存有古人舞蹈时击掌的壁画。
1949年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作为退守之地,国民党只有西南、海南、台湾可以选择。三者之中,以蜀地为中心的西南,自是好去处,于是1949年10月广州失守后,国民党当局仍将其全部中枢机构迁至重庆和成都。 但蒋介石的幕僚张其昀(史地学家、教育家,系蔣介石的同乡)认为西撤川康不妥,并提出退守台湾的主张。他认为东撤台湾(他曾在台湾“光复”后领队前往考察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生活作风问题备受重视:“重婚”是重罪,律文严禁“二奶”转正,“家外有家”或被摘去乌纱帽。 “重婚”是重罪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出于规范封建伦理,维持统治秩序和教化百姓的考虑,历代朝廷都出台对官员生活作风进行约束限制的规章制度。那么,古代官员能娶两个甚至三四个老婆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古代中国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上自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这样,而不是一夫多妻
豆腐是用来吃的,这本来没什么奇怪。可是为什么“吃豆腐”现在有了特别的意思呢?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中国古代的江南农村,有人去世后,一般用豆腐这类素食招待来帮忙的人。可是有一些人,没有出力也来混饭,于是“吃豆腐”逐渐引申为占便宜的意思。當然也有人认为家人逝世,客人去悼念,要送一份礼金。钱给了,被招待的却是豆腐,客人相对比较亏,所以吃豆腐,也是吃亏、被占便宜的意思。 另外一种说法是,随着豆腐广泛传
“关照”,顾名思义,关心照顾的意思。如巴金《寒夜》十九:“这两年要不是靠钟先生关照,恐怕早就站不住了。”而在明清时期,“关照”则主要指出入关口的证明文书。如《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八·关税禁令一》:“出口时,守口员弁验明关照税单,加戳挂号放行。”不过,这还得从“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说起。 据史学考证,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鲜为人知的是,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才有真正国产的自行车。那时候买什么都要凭票,我好不容易积攒了几十张工业券,央求在自行车厂做油漆工的表兄,终于争购到一辆淡蓝色的凤凰牌女车,那真比过节还高兴。 因为那时候坐公车上班每月的补贴是3元,而骑自行车的补贴是2元,买公车月票得自己掏6元,这样一进一出的交通费,相当于我工资的八分之一。 尽管每天上班,要穿过十多条马路,行程近20里,当时我还怀着宝宝,丈夫心疼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