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在思中优雅前行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知识的来源。体育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确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技术技能,还要根据教学资源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提问。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掌握技术技能,在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要求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关键词:体育教学;提问艺术
  美国的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体育课的教学是以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在进行动作技术的讲解与示范的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起到的效果不单单对学生思维有着启发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未知领域的探索,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一、善问——让答案不唯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提问,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让自己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以期望的方式投入到学习当中。虽然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使用问答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显然存在着“问题浅显”、“答案单一”的问题,而这便剥夺了教师进行提问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例如:
  1. 教师在做完某个动作示范后问学生:“老师做的好不好啊?”学生回答“好”。
  2. 学生在练习完毕后,教师问学生的积极性高不高,学生回答“高”。
  3. 学生被老师选出进行某个示范,随后问:“他刚刚表现的怎么样?好的话,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吧!”学生回答“好”并鼓掌。
  第一个提问几乎没有任何的教学意义,反而有相反的教学效果,学生会觉得你是老师,你做的当然好啦。如果老师真做的好,学生自然心有体会,而上文的那种问法,就算学生回答好,也未必知道教师的示范真正好在哪里。即便教师做的不好,学生也不会轻易说出。第二个提问看似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评价的结论只能就是“高”。第三个提问同样如此,由于做示范的学生是教师挑出来的,自然要回答好,并报以掌声。上述所提到的那些问题就是十分浅显的问题,稍加思索就能够进行判断,而且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对这三个问题稍作改动,效果则会截然不同。例如:
  1. 老师刚才做了示范,对比一下你们自己做的动作,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这时候,学生所做的言论就完全是指出不同所在,不存在所谓的好坏,学生们也就能更大胆地发言)
  2. 对比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练习,大家觉得哪一组在练习时的积极性更高呢?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在进行判断时,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观察来说。)
  3. 谁来评价一下他的示范?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吗?
  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会不会”“好不好”,而是要利用事实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到的现象与他们的原始知识产生矛盾时提出假设,以保持问题答案的开放性,从而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沿着正确思维进行深入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二、巧问——让时机不流失
  在提问时,教师需要掌握合适的时机,這样才能让问题达到预设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或者面对不认识的学生进行授课时,直问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动其思维的作用。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问,而问的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有直接的答案。例如:在低年级的广播操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手位进行简单直接的提问或者在队列练习时前后左右方向性的提问等等,而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回答迅速,思维活跃,正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机。又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助跑教学时:
  教师问学生:“刚才我们在尝试摘果子的时候采用的助跑是正向还是侧向的?”学生回答:“正向。”
  教师又问:“那刚才老师示范的跨越式跳高的助跑是正向还是侧向?”学生回答:“侧向。”
  教师再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要采用侧向助跑吗?”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惑,便有了探究的兴趣。这次精彩而及时的提问,不仅让学生产生了期待的心理,也为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踏跳和过杆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精问——让过程更清晰
   在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即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引导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最后能够掌握技术要领。精——并不是只在于问题的精准性,更在于对不同的学生的包容性。例如:
  50米快速跑途中跑技术动作学习过程:
  1. 合理控制步幅练习
  同学们,接下来就是50米快速跑,请你和同伴合作,并记录下30米途中跑中你一共用了多少步?
  教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在短跑中的步幅是用我们的身高(cm)*0.45,同学们请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步数,再与实际步数进行对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教师:下面我们多出步数的请出列,步数少的原地不动。
  教师:对于步数较多的学生,我们要适当增大步幅练习,而对于步数较少的学生,我们则要在练习中减小步幅。看!老师在30米范围内每隔5米画了一条标志线作为你们练习的标准。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始练习,适当调整步幅,让所用的步数尽可能接近标准步数。
  2. 加大步频练习
  教师:我们已经练习过了,你有这种感觉吗?我的步子很大,可是我怎么会比步子小的学生跑得还慢呢?
  (学生回答)老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有些学生说的很好,因为你跑步时的步频慢,所以跑得就慢。所以老师刚才要求步子太大的同学适当缩小步子。只有当我们的步频与步幅保持适当的协调,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在大家的步幅一定时,步频越快就越好呢?
  其实,短跑时不能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应当掌握二者的比例,在保证步数频率的基础上,增加步幅,达到锻炼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学生理解了影响途中跑的因素,能够根据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精问,让学生有更清晰的认识;精问,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精问,让学生有更卓越的提升。
  善问、趣问、巧问、精问、慧问,让学生在思考中更加优雅地前行吧!
其他文献
一只小老鼠十分怕猫,而一只猫却长时间地在过道里等着它。面对这一情况,谨慎聪明的小老鼠只得向自己的邻居,一位自诩聪明的老鼠先生讨教,这位老鼠先生住在一间豪华的卧室里,老鼠们都数落它一生不知吹了多少次牛,它说自己公猫母猫都不怕,牙咬爪抓只等闲。  “耗子小姐,”这位吹牛者对它说,“事实上不管我自己如何努力,一只老鼠是孤掌难鸣,难以赶走这只威胁你生命的猫。但只要把这附近所有的老鼠统统召唤到一起,我就可以
期刊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匡衡很着急,本想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知识,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深入融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结合的意义,指出在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积极弘扬传统文化,让他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利用教材挖掘德育内容,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同时也要通过综合实践以及创设校园文化等活动大力进行德育教育,丰富语文教育范围。  关键词:立
期刊
很多人经常感慨自己方向感欠佳,在陌生的地方迷路就似家常便饭样普通。我的母亲也是如此。自小我就知道她这一“特点”,母亲出门时总会多问上几句。后来父亲对我说:“你妈现在在家门口都能迷路。”母亲总会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夜里搭順风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硬是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地踏上了相反的方向,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同村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都提倡“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学习知识。而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采用“对答式”“接受式”,无法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极具实际意义。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具体实例,从培养习惯、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组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景教学;学生主体性;评价鼓励  众
期刊
摘要: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學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特殊时期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力的再提升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以“遨游汉字王国”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例,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模式;应用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
期刊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中小学时期所接受的语文教学,对于其后续的语文知识及其他知识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的重要意义,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写作也是小学生将语文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重要渠道,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充分的掌握语文知识,并提高其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
期刊
摘要: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使学生的心灵得以洗涤。所以,加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很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需要以新理念为指导,及时把新方法引入阅读教学之中,从而使阅读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乐园。下面,本文就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浅谈
期刊
摘要:“问·思·行”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认为课堂教学总是根据问题进行设置、推进与解决。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成为热点话题,文中从理论切入研究,探讨Scratch课堂教学中,基于计算思维的“问·思·行”模式的应用流程,并结合课堂教学应用案例展开实例研究。  关键词:计算思维;“问·思·行”模式;Scratch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开展了Scratch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
期刊
摘要:关于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也变得更加重要,而如何让小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使其逐步形成“学会学数学”的关键能力,也必然可以直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课内外整合教学活动去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