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制作、使用家具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对人性的追求和展现也一直贯穿其中。从埃及出土的距今四千年前的家具实物中,在充斥着对神灵顶礼膜拜的浓厚宗教氛围里,我们依然能够觉察到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对真实人性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希腊时期,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家具的形制变得更活泼、更自由,并将基本的人机工学原理揉和进简洁的造型中,使得家具既质朴大方又不失优雅舒适,充分体现了希腊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中国,十六世纪的家具设计师们已经可以根据比较复杂的人机工学原理设计出符合人体结构的明式家具,加之长期受道家文化熏陶,家具在材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工业革命以来,家具界各种思潮相继涌现,但其核心都凸显出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并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自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因此,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对真实人性的追求作为一种理想,一直自发地存在于家具设计之中,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里缓慢地发展着,直到进入近现代化之后,人们才真正发现了它的重要性,迅速将其理论化、系统化,并确立为家具设计制作的指导原则,使人本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综上所述,从古埃及人制作的第一把椅子开始,表达、展现自我人性的人本主义思想就已经产生,并主导了之后近四千年的世界家具发展史,不断推动家具设计的发展进步,直至今天而臻于完善。可以这么说,人本主义一直是家具设计的根本和核心,是其发展的内部动因。具体论据如下:
一、设计师对人机工学的探究与运用推动了家具形制的人性化发展
拂去历史的尘埃,在古埃及的家具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对人体基本结构的人因化运用。比如椅子的功能、桌子的高度设计、象征权力的手杖的结构等,无不体现着对使用者身体因素的考虑,但此时家具的整体造型依然僵硬死板,了无生气。古希腊的设计师们在古埃及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了关于人体的生理最佳舒适度和椅子形态结构之间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家具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坐椅的造型开始摆脱呆板的形制,向活泼、自由的方向发展,很多椅子的结构都是由符合人体骨骼形态的曲线构成,使用者的身体能与椅子曲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之后的罗马人跟随希腊人的脚步,把这种设计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其家具设计中流露出更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对人机工学更深刻的理解。由于罗马人对人体比例的透彻研究,这一时期的家具形态相较于希腊时期,更加符合人体使用功能的需要,曲线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家具的整体形态彻底脱离了埃及家具那种笨拙呆板的式样,变得柔和自然而人性化十足。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随着大机器时代的到来,人机工学迅速发展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其在家具设计领域的指导作用也愈加明显。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家具的形态和功能已经完全由人机工学所主导。
纵观世界家具设计的发展流变,我们可以发现,从古埃及家具的笨拙形态到希腊家具的自由活泼,再到罗马家具的人性化十足,直至近现代家具完全的人机考虑,这其中推动家具的形态、功能不断人性化发展的就是设计师对人机工学的探索和实践。
二、设计师对人类情感因素的探究与运用引导了家具艺术风格的流变
在家具设计史上,设计师们经常会通过对家具上的装饰图案、色彩与木材本身进行不同搭配的方式,来引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心理震慑的目的。而这种在家具设计中对人类情感因素的探究和运用不仅能影响观者的心理,还直接推动了家具艺术风格的流变,使得近四千年的家具发展史中充满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家具流派。古埃及的家具设计师非常善于运用包金、拼贴和嵌入宝石的方法来营造一种君权神授、富丽堂皇的气氛,把观者引导到神圣、庄严,充满崇高感的心理情境之中。这也使得古埃及的家具都具有鲜明的埃及王国风格。稍晚一些的希腊、罗马时代,人本主义思潮盛行,设计师们把精确的人体比例和人机工学引入到家具造型中,努力让观者体会到人本身的完美无缺、至真至善,同时也形成了欧洲古典家具风格的雏形。历史步入黑暗的中世纪,在独断专行的基督教统治下,人们心灵中只能允许上帝的存在。因此,在漫长的一千年中,无论是国王的御座,还是普通劳动者的木凳,都在小心翼翼地表达着对上帝的敬畏。由此,一种带有繁杂镂空雕花和强烈升腾感特征的哥特风格就此产生了。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人性解放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师将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复活,并再现于家具设计中,从而确立了文艺复兴风格。
可见,家具设计师利用各种设计和制作的技巧来创造特定心理气氛、营造相应视觉效果的做法,不仅对观者起到了预期的心理作用,而且还有力的促进了相关风格和流派的形成。
三、设计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究与运用引起了现代家具在材料、结构和形态方面的重大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关注环境的同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简约的家具设计理念开始萌芽并影响至今。它的出现直接促进了现代家具在材料和结构两方面的重大转变,并在短短的三十年中形成了自然极简的设计风格。可持续理念的核心是要求运用环保设计和相应工艺来指导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借用自然因素来诠释家具的功能和结构,让家具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融为一体。这一理念彻底改变了现代家具的基本结构和一般形态,使工业革命以来冰冷、机械般的桌子、椅子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柔和有如树枝般的结构取代了往日的直线和斜线,冷硬的金属材质则由温暖的木头所代替,简约到极致的形态替换了复杂的构造。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套桌椅不像是家具,更像是一片树林、一首田园诗。与此同时,更环保的自然或合成材质成为家具设计的首选用料,高效率的低碳化生产把家具制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家具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操作台上制作,而是在电脑的全程控制下,从一次成形的铸模机里源源不断的输送出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仅改变了家具的制作方法和生产工艺,还改变了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从此以后我们的设计师会彻底抛弃冷冰冰的金属制品,重新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设计出越来越多形态结构自然优美、低碳环保的家具产品,造福于消费大众。可以说,当某种重要的人本主义理念出现时,总会引起一场家具设计和制作的革命。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存者,为了满足日常起居的需要而设计制作出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家具制品来服务于自身,并在不自觉中将人本主义作为家具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准则融入到家具的设计和制作中,使得四千年的世界家具史一直紧紧的围绕“人”展开,人的需求成为家具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当我们看到充斥于生活里的形形色色的桌子、椅子、案几和床柜时,会时刻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光辉在闪耀。也是在它的指引下,家具——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物件才从远古的荒蛮中出现,并在一代代设计师的不懈努力下发展进步,通过对人机功能、情感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索,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部异彩纷呈的家具发展史。透过它我们能够窥见设计师们是如何在探究和实践人因学、情感体验及可持续思想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家具的功能、结构、形态和生产工艺等诸多方面,将家具带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相信,人本主义作为家具设计的核心和基准,必将推动这个古老的行业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
综上所述,从古埃及人制作的第一把椅子开始,表达、展现自我人性的人本主义思想就已经产生,并主导了之后近四千年的世界家具发展史,不断推动家具设计的发展进步,直至今天而臻于完善。可以这么说,人本主义一直是家具设计的根本和核心,是其发展的内部动因。具体论据如下:
一、设计师对人机工学的探究与运用推动了家具形制的人性化发展
拂去历史的尘埃,在古埃及的家具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对人体基本结构的人因化运用。比如椅子的功能、桌子的高度设计、象征权力的手杖的结构等,无不体现着对使用者身体因素的考虑,但此时家具的整体造型依然僵硬死板,了无生气。古希腊的设计师们在古埃及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了关于人体的生理最佳舒适度和椅子形态结构之间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家具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坐椅的造型开始摆脱呆板的形制,向活泼、自由的方向发展,很多椅子的结构都是由符合人体骨骼形态的曲线构成,使用者的身体能与椅子曲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之后的罗马人跟随希腊人的脚步,把这种设计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其家具设计中流露出更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对人机工学更深刻的理解。由于罗马人对人体比例的透彻研究,这一时期的家具形态相较于希腊时期,更加符合人体使用功能的需要,曲线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家具的整体形态彻底脱离了埃及家具那种笨拙呆板的式样,变得柔和自然而人性化十足。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随着大机器时代的到来,人机工学迅速发展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其在家具设计领域的指导作用也愈加明显。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家具的形态和功能已经完全由人机工学所主导。
纵观世界家具设计的发展流变,我们可以发现,从古埃及家具的笨拙形态到希腊家具的自由活泼,再到罗马家具的人性化十足,直至近现代家具完全的人机考虑,这其中推动家具的形态、功能不断人性化发展的就是设计师对人机工学的探索和实践。
二、设计师对人类情感因素的探究与运用引导了家具艺术风格的流变
在家具设计史上,设计师们经常会通过对家具上的装饰图案、色彩与木材本身进行不同搭配的方式,来引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心理震慑的目的。而这种在家具设计中对人类情感因素的探究和运用不仅能影响观者的心理,还直接推动了家具艺术风格的流变,使得近四千年的家具发展史中充满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家具流派。古埃及的家具设计师非常善于运用包金、拼贴和嵌入宝石的方法来营造一种君权神授、富丽堂皇的气氛,把观者引导到神圣、庄严,充满崇高感的心理情境之中。这也使得古埃及的家具都具有鲜明的埃及王国风格。稍晚一些的希腊、罗马时代,人本主义思潮盛行,设计师们把精确的人体比例和人机工学引入到家具造型中,努力让观者体会到人本身的完美无缺、至真至善,同时也形成了欧洲古典家具风格的雏形。历史步入黑暗的中世纪,在独断专行的基督教统治下,人们心灵中只能允许上帝的存在。因此,在漫长的一千年中,无论是国王的御座,还是普通劳动者的木凳,都在小心翼翼地表达着对上帝的敬畏。由此,一种带有繁杂镂空雕花和强烈升腾感特征的哥特风格就此产生了。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人性解放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师将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复活,并再现于家具设计中,从而确立了文艺复兴风格。
可见,家具设计师利用各种设计和制作的技巧来创造特定心理气氛、营造相应视觉效果的做法,不仅对观者起到了预期的心理作用,而且还有力的促进了相关风格和流派的形成。
三、设计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究与运用引起了现代家具在材料、结构和形态方面的重大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关注环境的同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简约的家具设计理念开始萌芽并影响至今。它的出现直接促进了现代家具在材料和结构两方面的重大转变,并在短短的三十年中形成了自然极简的设计风格。可持续理念的核心是要求运用环保设计和相应工艺来指导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借用自然因素来诠释家具的功能和结构,让家具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融为一体。这一理念彻底改变了现代家具的基本结构和一般形态,使工业革命以来冰冷、机械般的桌子、椅子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柔和有如树枝般的结构取代了往日的直线和斜线,冷硬的金属材质则由温暖的木头所代替,简约到极致的形态替换了复杂的构造。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套桌椅不像是家具,更像是一片树林、一首田园诗。与此同时,更环保的自然或合成材质成为家具设计的首选用料,高效率的低碳化生产把家具制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家具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操作台上制作,而是在电脑的全程控制下,从一次成形的铸模机里源源不断的输送出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仅改变了家具的制作方法和生产工艺,还改变了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从此以后我们的设计师会彻底抛弃冷冰冰的金属制品,重新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设计出越来越多形态结构自然优美、低碳环保的家具产品,造福于消费大众。可以说,当某种重要的人本主义理念出现时,总会引起一场家具设计和制作的革命。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存者,为了满足日常起居的需要而设计制作出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家具制品来服务于自身,并在不自觉中将人本主义作为家具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准则融入到家具的设计和制作中,使得四千年的世界家具史一直紧紧的围绕“人”展开,人的需求成为家具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当我们看到充斥于生活里的形形色色的桌子、椅子、案几和床柜时,会时刻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光辉在闪耀。也是在它的指引下,家具——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物件才从远古的荒蛮中出现,并在一代代设计师的不懈努力下发展进步,通过对人机功能、情感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索,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部异彩纷呈的家具发展史。透过它我们能够窥见设计师们是如何在探究和实践人因学、情感体验及可持续思想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家具的功能、结构、形态和生产工艺等诸多方面,将家具带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相信,人本主义作为家具设计的核心和基准,必将推动这个古老的行业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