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教师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学生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公认。
目前,农村幼儿教育还停留在“保姆”或“小学化”教育阶段,因此,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形式是当务之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实施教科研,是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形式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而教科研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通过教科研,我们可以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所以,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势在必行。
1.加强科研理论知识学习,夯实教师教科研能力功底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但很多教师对科研理论知识缺乏关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哪些具有研究价值,心中根本没底;在选题阶段许多教师对选择科研课题不能准确把握;在制订研究计划阶段,教师对研究目标的表述、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安排不够科学、严谨与准确;在实施研究阶段,教师也是走了不少弯路;在呈现科研成果时,由于自身的知识面狭窄,很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概括和提炼,导致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基础。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建立了学习制度,每周四正常开展业务学习,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园教师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写论文的水平有了提升,由以前的不会写到现在的会写乃至获奖发表。
2.注重教学实践的反思,提高幼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教师应通过这样的反思理解、内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科研能力等。我园在教研活动中,注重教师的反思行为,即使是日常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后也要求有反思记录,对已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思考,寻找不足、发扬长处。
3. 发挥农村幼儿园的特色进行教研,互动互促
农村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较差,但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环境资源是农村教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切忌盲目模仿,一定要认真分析本地区人力、物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要使这种优势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园地处县城,属城市和乡村交界处,人文环境较差,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我们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在特色打造上,以“用爱养育、用美培育、用心教育”为办园宗旨,以“美的艺术”为办园特色,利用农作物做美术作品展现美;规范日常行为,鼓励幼儿做行为美的孩子。
4. 建章立制,强化教育科研的管理
幼儿园制订了教科研制度,建立了由园长、教科室和富有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各学科有科研能力和经验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小组,从而使科研工作有专人负责,任务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各方面课题研究情况作出动态性反映。对于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要向有关部门申报奖励。教科室还要经常了解教师科研活动的实施进展,督促和指导教师开展研究活动,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研究阶段研讨会,或进行课题中期检查,使课题做到全程管理,确保课题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唤醒及培养农村幼儿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的研究”,促进了老师参加课题的愿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的培训,让老师知道了如何做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老师们从身边寻找课题,以特色作为切入点,大、中、小三个年级组根据自己的教学及特色需求分别进行了课题研究,大班组开展了“利用教室环境布置发挥幼儿美术创作主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中班组开展了“绘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小班组开展了“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方式对小班幼儿美术创作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课题研究。每次的教科研活动中,争执、辩论此起彼伏,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兴奋感染着每位教师。教师的情绪、精神被调动起来,潜能被挖掘出来,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明显增强了。
总之,希望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改变农村幼儿教育的观念和形式,对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促进广大农村幼儿教师科研观、发展观的形成,加快其专业化发展进程,从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附属幼儿园)
目前,农村幼儿教育还停留在“保姆”或“小学化”教育阶段,因此,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形式是当务之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实施教科研,是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形式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而教科研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通过教科研,我们可以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所以,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势在必行。
1.加强科研理论知识学习,夯实教师教科研能力功底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但很多教师对科研理论知识缺乏关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哪些具有研究价值,心中根本没底;在选题阶段许多教师对选择科研课题不能准确把握;在制订研究计划阶段,教师对研究目标的表述、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安排不够科学、严谨与准确;在实施研究阶段,教师也是走了不少弯路;在呈现科研成果时,由于自身的知识面狭窄,很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概括和提炼,导致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基础。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建立了学习制度,每周四正常开展业务学习,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园教师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写论文的水平有了提升,由以前的不会写到现在的会写乃至获奖发表。
2.注重教学实践的反思,提高幼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教师应通过这样的反思理解、内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科研能力等。我园在教研活动中,注重教师的反思行为,即使是日常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后也要求有反思记录,对已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思考,寻找不足、发扬长处。
3. 发挥农村幼儿园的特色进行教研,互动互促
农村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较差,但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环境资源是农村教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切忌盲目模仿,一定要认真分析本地区人力、物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要使这种优势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园地处县城,属城市和乡村交界处,人文环境较差,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我们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在特色打造上,以“用爱养育、用美培育、用心教育”为办园宗旨,以“美的艺术”为办园特色,利用农作物做美术作品展现美;规范日常行为,鼓励幼儿做行为美的孩子。
4. 建章立制,强化教育科研的管理
幼儿园制订了教科研制度,建立了由园长、教科室和富有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各学科有科研能力和经验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小组,从而使科研工作有专人负责,任务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各方面课题研究情况作出动态性反映。对于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要向有关部门申报奖励。教科室还要经常了解教师科研活动的实施进展,督促和指导教师开展研究活动,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研究阶段研讨会,或进行课题中期检查,使课题做到全程管理,确保课题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唤醒及培养农村幼儿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的研究”,促进了老师参加课题的愿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的培训,让老师知道了如何做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老师们从身边寻找课题,以特色作为切入点,大、中、小三个年级组根据自己的教学及特色需求分别进行了课题研究,大班组开展了“利用教室环境布置发挥幼儿美术创作主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中班组开展了“绘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小班组开展了“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方式对小班幼儿美术创作积极性影响的研究”课题研究。每次的教科研活动中,争执、辩论此起彼伏,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兴奋感染着每位教师。教师的情绪、精神被调动起来,潜能被挖掘出来,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明显增强了。
总之,希望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改变农村幼儿教育的观念和形式,对农村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促进广大农村幼儿教师科研观、发展观的形成,加快其专业化发展进程,从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