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系统、苏醒时间影响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循环系统、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插管麻醉组45例和喉罩麻醉组45例.采用多功能生理监护仪记录麻醉前(T0)、诱导中(T1)及维持后10min(T2)、30min(T3)、50min(T4)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气管插管麻醉组T1、T2、T3、T4时HR、MAP均高于T0时,且高于喉罩麻醉组(P<0.05),两组BIST1、T2、T3、T4时均低于T0时(P<0.05),两组SpO2均100%;气管插管麻醉组苏醒时间(40.17±3.06 min)和麻醉起效时间(3.88±1.34 min)均长于喉罩麻醉组(17.22±4.09 min、1.28±0.72 min),不良反应发生率(35.6%)高于喉罩麻醉组(11.1%)(均P<0.05).结论:相比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喉罩麻醉方式对维持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更优,麻醉效果更好,且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安全性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妊娠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4例,均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接受GnRH-a注射3个月,随访两组术后18个月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糖类抗原CA125水平、盆腔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5%)与对照组(7.0%)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与胰岛素分泌和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产前检查确诊的GDM孕妇,按照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指标分为GD-MA组、GDMB组、GDMC组、GDMD组,按照GDM孕妇血清SHBG浓度均数的约数将GDM组进一步分为SHBG≥295组与SHBG<295组,另选OGTT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HBG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GDM各组血清SHBG及HOMA-β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清F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苏醒时间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常规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和术后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观察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常规组与术前比较波动
目的:探究影响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6月本院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508例,根据产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508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臀位、前置胎盘、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产前出血量≥240ml是影响二次剖宫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