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项目 永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基金
摘 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代谢综合征(MS)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47个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患者一般信息。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的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较增高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尿微量白蛋白与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收缩压对尿微量白蛋白生成可能有较大的影响,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尿微量白蛋白 血压 回归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42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是由湖南省永州市科技局于2005年9月立项和资助的,面向湖南省永州市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征样的双盲、对照、随访分析的研究项目。患者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和执行的研究内容,经过本人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数据收集:2005年8月~2008年12月共有175个患者参加本研究;共有28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研究而中途退出;本研究完整收集147位患者的有效数据。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是28~83岁,女性患者52例,男性患者95例;其中50~69岁年龄段的人数占总样本人数的52.3%。患者的身高、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致呈下降的趋势,而收缩压大体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他指标的均值在各年龄组的波动不大。
实验数据测定: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血常规数据,生化数据、血脂数据和心电图检查数据。本研究由尿微量白蛋白量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成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mAlb≤20mg/L)和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mAlb>20mg/L)。
随访:每6个月随访1次,复查患者的一般信息、血常规、生化、血脂和心电图数据;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患病情况,将保持研究的连续性。从2005年9月研究项目开始至今,所有的数据由专门的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术研究委员会验证、审查和保存。
数据分析:本研究设计为检测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检测的显著水平设为0.05和检测的统计功效为80%。在数据分析中,我们使用t检验用于随机样本的连续变量的均值比较分析,X2检验用于频数分布资料的独立检验。我们使用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法对尿微量白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血压组分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多重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血压组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预测模型分析。我们将排除Outlier的数值,其标准为超出均值±3倍标准差;排除Outlier数值后,所有代谢综合征组分数值服从正态分布。检测的显著水平是0.05,当P值小于此水平被认为具统计学意义,所有被报道的P值是双尾的P值。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使用微软的Office系列的Excel统计软件和美国统计学研究机构的专业的SPS统计软件Version 13.0。
结 果
代谢综合征组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尿微量白蛋白和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的相关系数为-0.209~0.303,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呈强烈的正相关(P<0.01),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相同方向发展,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与收缩压的升高和舒张压的增加是相应的。
我们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分别以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的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显示F=4.60~13.51,P=0.0001~0.034提示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为中心的一组代谢性疾病,是多种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胰岛素抵抗也是目前公认的微血管病变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可衡量复杂疾病(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代谢综合征尿微量白蛋白是衡量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衡量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子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了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索,表明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预示病情程度更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可能受收缩压的影响较大,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控制收血压可减少蛋白尿的发生,保护肾脏功能有益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 Basi S,Lewis JB.2007 Microalbuminuria as a target to improve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outcomes in diabetic patients.Curr Diab Rep,7:439-42.
2 Hyo Sun Choia, Seung Ho Ryub,Kyu-Beck Leea 2006 The Relationship of Microalbuminuria with Metabolic Syndrome.Nephron Clin Pract.104:c85-c93.
摘 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代谢综合征(MS)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47个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患者一般信息。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的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较增高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尿微量白蛋白与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收缩压对尿微量白蛋白生成可能有较大的影响,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尿微量白蛋白 血压 回归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42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是由湖南省永州市科技局于2005年9月立项和资助的,面向湖南省永州市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征样的双盲、对照、随访分析的研究项目。患者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和执行的研究内容,经过本人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数据收集:2005年8月~2008年12月共有175个患者参加本研究;共有28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研究而中途退出;本研究完整收集147位患者的有效数据。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是28~83岁,女性患者52例,男性患者95例;其中50~69岁年龄段的人数占总样本人数的52.3%。患者的身高、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致呈下降的趋势,而收缩压大体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他指标的均值在各年龄组的波动不大。
实验数据测定: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血常规数据,生化数据、血脂数据和心电图检查数据。本研究由尿微量白蛋白量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成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mAlb≤20mg/L)和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mAlb>20mg/L)。
随访:每6个月随访1次,复查患者的一般信息、血常规、生化、血脂和心电图数据;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患病情况,将保持研究的连续性。从2005年9月研究项目开始至今,所有的数据由专门的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术研究委员会验证、审查和保存。
数据分析:本研究设计为检测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检测的显著水平设为0.05和检测的统计功效为80%。在数据分析中,我们使用t检验用于随机样本的连续变量的均值比较分析,X2检验用于频数分布资料的独立检验。我们使用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法对尿微量白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血压组分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多重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血压组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预测模型分析。我们将排除Outlier的数值,其标准为超出均值±3倍标准差;排除Outlier数值后,所有代谢综合征组分数值服从正态分布。检测的显著水平是0.05,当P值小于此水平被认为具统计学意义,所有被报道的P值是双尾的P值。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使用微软的Office系列的Excel统计软件和美国统计学研究机构的专业的SPS统计软件Version 13.0。
结 果
代谢综合征组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尿微量白蛋白和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的相关系数为-0.209~0.303,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呈强烈的正相关(P<0.01),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相同方向发展,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与收缩压的升高和舒张压的增加是相应的。
我们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分别以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的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显示F=4.60~13.51,P=0.0001~0.034提示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为中心的一组代谢性疾病,是多种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胰岛素抵抗也是目前公认的微血管病变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可衡量复杂疾病(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代谢综合征尿微量白蛋白是衡量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衡量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子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了代谢综合征血压组分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索,表明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预示病情程度更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可能受收缩压的影响较大,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控制收血压可减少蛋白尿的发生,保护肾脏功能有益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 Basi S,Lewis JB.2007 Microalbuminuria as a target to improve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outcomes in diabetic patients.Curr Diab Rep,7:439-42.
2 Hyo Sun Choia, Seung Ho Ryub,Kyu-Beck Leea 2006 The Relationship of Microalbuminuria with Metabolic Syndrome.Nephron Clin Pract.104:c85-c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