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 勇于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当前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者要树立更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不能把课改只当做是纸上谈兵而已。
  说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我们像平时教学生写文章那样,处处留心,时时思索,很多有价值的题材就会跃然纸上。只要你善于开发并利用好这些题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变得轻而易举了。下面是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几点探索。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着手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又是一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科目并行设置的综合性课程。而我们农村小学的教师其实都是身兼多科教学的多功能教师,这就像人们常说的“農村小学的教师是‘甘草’一身都是‘小刀’。”那我们就应该把每一把刀都磨锋利些,让它们有用武之地。
  新课程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其方式的最佳手段。它能突破时间、空间,教学方式不局限于课堂形式,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蜗牛》一课时,我打破常规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我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我认为,不管你任教的是哪一门学科,只要教师心中有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你也一定会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
  三、走进孩子的生活从德育入手
  每个人的习惯来自他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表现并服务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架能让教育通往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进学生的生活也是便捷之路之一。比如针对我班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按时做值日的不良习惯,我设计了一个“争当文明小公民”的实践活动。首先,我先收集一些相关内容的图片和影带,利用班会时间让大家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到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此的看法。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目的达到了,我便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要为争当“文明小公民”而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学生们也表现得信心十足。仅仅几天时间,我突然发现我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了,其结果来得如此之快,是以往任你怎样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无所能比的。可见,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所悟的情境教育,真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明确教师的职责,努力探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勇于去实践,让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新兴的学科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荒凉的北方光秃秃的树枝与灶房的干柴
【摘要】這篇论文主要是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奈特的人物性格。论文通过对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伊丽莎白不仅具有传统女性的温柔与善良,同时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与能力。她对婚姻有自己的标准。她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令人惊叹的语言魅力和非同一般的反抗精神。这使伊丽莎白与其他女性区别开来。然而,伊丽莎白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的骄傲与偏见使她差点错失爱情。但通过自我
摘 要 空间想象力,是把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或空间几何形体,进行观察、分析、认知、研究等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是思维逻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特别重要,特别是对以后的几何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作为长远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实实在在地把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学生;数学课堂;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D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精彩的教学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为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奠定基础。运用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诱发学生智慧的灵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摘要】民族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当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明确培养目标,搭建立体化实践与教学平台,强化立体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机制,并配置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估系统。  【关键词】行政管理立体化民族院校教学改革  自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以来,各大综合类院校相继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已经在国内4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各
【摘要】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在高考改革方案依然披着神秘面纱的今天,不管是媒体的误读,还是有关人士的炒作,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面对未来英语学科“削弱”或“加强”、“加分”或“减分”、“一考”或“多考”、英语教师何趋何从与英语教学孰轻孰重等问题,创新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启发式教学、注重情景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
当下,我们正处于全新的信息时代,终生学习成为必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中,围绕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我结合语文学科和本班特点,尝试在小组合作、多元评价的基础上,放归学生的自主权、探究权、话语权,实现高兴趣、高参与、高效率的课堂效果。经过几年的高效课堂改革与实践,我认为从以下几方
【摘要】Break,Break,Break 这首诗是英国诗人丁尼生于1834年为悼念英年早逝的朋友哈勒姆而创作的。该诗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快、爆破多,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典范。本文主要分析了该诗的韵律之美、音乐之美以及意象之美,通过对诗歌韵律和意象的阐述将诗人思念朋友的心情描写地酣畅淋漓,并通过对诗歌韵律的阐述为读者展现了如何欣赏英文诗歌并从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音乐韵律意象  引言  阿尔弗雷
【关键词】历史学案学案设计学生为主体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整天面对着一群不爱学习知识、没有养成规矩、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初中学生群体,老师要想取得一点点成绩和进步,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一筹莫展、 束手无策。经过几年对学生学情的潜心钻研和调查研究,最终从现代教育理论的中,苦苦寻觅答案,却在灯火阑珊处——用学案构建历史有效课堂,学案使他们由“听课”者逐渐转变为“学习”者,由“被动接收者”逐渐转变为“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张扬的舞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师生其乐融融的共享过程。”这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而要想倡导这个理念,就得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应具有平等、开放、互动的师生关系。  一、创设互动情境,激发课堂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