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理科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数学等理科学科开展教学改革的基本环境和现实需求。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可以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局限,推动理科教改思路和新教学理论的实践,优化和改善教学策略,探索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理科教学模式 策略
  
  信息社会是无边界学习化的社会,信息社会的学习模式由于网络已经引发了巨大的变革。在伴随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形态日益受到挑战。新世纪数学教学改革的出路在哪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探索的必由之途。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对数学等理科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我们不仅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标准》对于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探索数学等教学改革的思路鲜明突出,而网络正是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社会渗透性的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是推进改革实践和理论实践的最佳手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Internet上的教学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计算机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主要考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建模的原则、数学的特点、计算机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构建教学模式,着眼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规律,并将此规律程序化,以便推广应用。我们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种模式并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上加以合适使用:
  1、自主探索学习模式。它和互动协作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据创新性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只进行引导。自主探索学习的基本环节为:创设情境→问题导向→信息查询→探索思维→意义建构。教师可以运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辅导软件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自学为主,借助教师设计好的教学软件,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师制作的常用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有设计了“提示”、“分析”、“解答”、“反思”四个层次的课后解题辅导软件和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的知识网络结构软件。这两类教学软件的制作要求教师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把握住教学内容,而学习者可以自己决定进度,针对自身情况逐步深入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
  2、互动协作学习模式。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或网络教室)的单向交流或者双向交流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远方的专家、教师替代计算机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让学生通过集体交互讨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所以,有了网络,合作式的学习(学习小组)就大大发展了,同时也给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式,使学习效果大大增强。其基本结构是:情境导入→个体自主探索→成员协作交流→总结升华。
  3、单元计划模式。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投影片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运用软件(PowerPoint、Flash等)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使复杂问题层次化,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边播放边讲解,利用计算机环境的视觉上的强刺激,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但是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当恰当地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反思过程,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概念课、起始章节课、单元知识小结课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浪潮进入教育教学势不可挡,我们只有迎浪而上,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骆魁敏 洪育平 等 探索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R].《中国电化教育》,2002(6)。
  2、尚朝能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4(2)。
  3、昌海军 计算机环境下中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
其他文献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况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
期刊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对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感到十分吃力,究其原因是思路不清晰,方法不得当,未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途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活教、乐学较为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些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将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有关的注意事项简要概述如下:  一、“一朵金花”——八种变化形式  1.时态变化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现在进行时
期刊
摘 要: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它课程的教学一样,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又有许多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的地方,它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认为把“教”与“玩”有效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教与玩 结合 教学质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期刊
为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与课堂实践研究能力,我有幸参加了由华师大主办的“现代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共聆听了11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并进行了互动交流,各位专家用鲜活的案例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了独到的讲解。他们各有所长、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报告中充满着生命的灵动,彰显着学术的智慧,使我在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策略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也捕捉到11位教授的报告内容不同、风格迥异却不约而同提
期刊
自从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就非常注重与课堂教学理论相结合。随着电化教学设施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也逐渐增多。  但笔者认为,在教学媒体使用方面,虽然应以信息技术为主,但也应当与其他媒体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由此可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在选择信
期刊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已成为每位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新课程历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利于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优化教学观
期刊
大家还记得中央电视台小品涉及罗丹雕塑《思想者》的话题:他在思考什么呢?小孩子很有趣的答案:思考我今天穿什么衣服。它给了我一点启发。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冒出一两句另类的语言,我为什么要横眉冷对,为什么不能像李咏那样接受他们、欣赏他们?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课堂是发挥其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传统教育一直沿袭固定的模式,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一言堂教学。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集成多种信息载体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把这一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书本、黑板的平面教学模式,使传统媒体与现代化媒体有机结合,产生了多媒体教学整体优化效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一、多媒体有利于激发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整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就是以数学课堂的教与学为基础,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当前,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正在全面实施,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确实存在着与高效教学理念相悖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在此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多媒体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功效  多媒体的使用,一改教师以前一支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