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探索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1966年“十七年”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探索历程,必须用“同情的理解”态度而非硬性的价值尺度去分析。这一时段主流文艺意识形态中国化改造的总体情势表现为文艺意识形态的观念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十七年”在文学批评理论的科学性、现代性改造实际上一定程度地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中国形态”。这种科学性、现代性改造就是对中国本土的传统文艺批评以及“五四”以来的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继承和科学化改造,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艺发展需要,达到巩固新生政权和文艺新政策的
其他文献
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大课题,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经济学科的必由之路。为了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和NAR预处理组(NAR组)。通过结扎右肺门45min构建IRI模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康复阶段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该阶段需要关注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群。方法:横断面调查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康复科治疗的126名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