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脐橙是国际柑橘贸易市场的著名品种。是市场竞争力最强的橙类优质果品。目前我国主栽的脐橙品种果肉都是橙黄至橙红色,成熟期集中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品种类型比较单一。引种是果树新品种选育的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引种并选育出适应我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有助于调整我省果树品种结构,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延长供应期。为此,从2000年起,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柑橘优良品种,进行早(晚)熟、无籽、优质柑橘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1 育种经过
粤引红脐橙。原名CamCara.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秘鲁,是华盛顿脐橙的天然芽变。200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通过农业部“948”项目引入一批Cara Cara脐橙无病毒接穗,高接在该所试验园。2001—2003年分别扩繁无性系一代和二代枳砧苗,并选择在广东平远县、梅县、从化市、广州市和广西贺州市5个地区,采取高接与新植园的方式进行试种和区试,观察其适应性、遗传稳定性、丰产性、抗逆性和果实质量等,经试栽选育,于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果2008003)。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性状
粤引红脐橙树形呈自然圆头形,树势中等,成枝力强,枝梢开张、略下垂。春梢呈棱形,节间短,有刺。同一植株。或同一枝条上由不同芽抽发的枝梢,其形成层和木质部有绿白色和粉红色2种:2种枝梢所结的果实基本上都是红肉的。叶片偶有斑叶现象:春梢叶片较小、偏长,叶缘锯齿,翼叶明显。叶先端锐尖,叶面叶脉不明显。背面微凸,叶柄形成层颜色与枝梢形成层颜色相同。成花能力强,多单花,与枳、枳橙、温州蜜柑和甜橙嫁接表现亲和。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物候期在广州市,粤引红脐橙春芽萌发期为1月下旬至3月初,春梢生长期为2月中旬至4月下旬,秋梢生长期为8月上旬至10月下旬:1月下旬至2月下旬现蕾。3月上旬至4月中旬盛花;果实10月下旬开始着色,成熟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比纽荷尔脐橙迟熟30-40天。从5个区试点情况比较,广州市和从化市在果实着色及成熟期均比梅县早20-30天,在平远县的物候期与贺州市相近,比梅县延迟5~6天,影响物候期的主要因素为不同纬度形成的气温差异。
2.2.2 果实性状 对粤引红脐橙无性系一代、二代果实分别测定,均表现性状一致且稳定。果个中等,单果重约180克,近球形,果皮较紧实,果面稍粗糙,果蒂处有放射状纹,闭脐或露脐。无核,成熟时果皮橙黄至深橙色,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总酸0.876%,固酸比17.12,总糖11.6%,维生素C 594毫克/升,番茄红素8.1毫克/千克,B-胡萝卜素3.1毫克/千克。但在不同区试点其品质风味差异较大,在广东中部地区表现果个偏小,果肉纤维较多,着色差,存在5月落果严重的现象:在北部地区的梅县、平远县和广西贺州市,表现出品质优,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清甜、有独特芳香味。耐贮藏,树上挂果可贮藏至翌年2月份,常温下贮藏,能保存至3月底,品质风味优良,见表1。
2.2.3 开花结果特性 粤引红脐橙易成花,花量大,秋梢是主要的结果母枝。早果性好,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高接第2年结果。4年生树平均株产18.43千克,折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105.8千克,与纽荷尔每667平方米产量1122.6千克差异不明显。
2.3 适应性和抗病性
粤引红脐橙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pH5.5-6.5的红壤、砖红壤,缓坡地、山地及河流冲积地等均适宜种植;和其它柑橘相比,没有特异的病虫危害症状,但较易感染溃疡病:与纽荷尔脐橙比较,该品种较耐寒。能抗-4℃低温;在≥10℃年积温在5500-6500℃,果实成熟前(11月初至12月)昼夜温差大,冬季无霜冻或霜冻来临较晚且持续时间较短的地区种植。表现果较大,果实着色好,品质优,是生产优质粤引红脐橙的优良生态区域。根据7年来的观察和实践,广东平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7℃,年降水量1603毫米,无霜期达300天以上,是适合粤引红脐橙的生产地区。
3 栽培技术要点
粤引红脐橙对肥、水及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宜选择年平均气温20.0~20.8℃、年有效积温>5500℃的脐橙栽培区种植;新建园宜建在缓坡地或坡度≤20度的丘陵地。土层浅薄的果园应挖大穴施足基肥,每年秋冬进行改土。栽植株行距山地为3米*3.0-3.5米,平地果园为3米*4米,严格检疫种植无病苗木。粤引红脐橙花量大,在开花前应剪去过弱和无叶花枝,疏除畸形花和多余的花量,以培养健壮花朵。提高坐果率:幼果期喷施30-50毫克,升“九二○”保果;定果后进行疏果,控制果量: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和硼、镁、锌、锰等微量元素:果实膨大时期对水分亏缺较敏感,高温干旱季节注意覆盖保湿,均衡灌水;采果后或萌芽前对结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方法与其他柑橘品种相同。
1 育种经过
粤引红脐橙。原名CamCara.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秘鲁,是华盛顿脐橙的天然芽变。200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通过农业部“948”项目引入一批Cara Cara脐橙无病毒接穗,高接在该所试验园。2001—2003年分别扩繁无性系一代和二代枳砧苗,并选择在广东平远县、梅县、从化市、广州市和广西贺州市5个地区,采取高接与新植园的方式进行试种和区试,观察其适应性、遗传稳定性、丰产性、抗逆性和果实质量等,经试栽选育,于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果2008003)。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性状
粤引红脐橙树形呈自然圆头形,树势中等,成枝力强,枝梢开张、略下垂。春梢呈棱形,节间短,有刺。同一植株。或同一枝条上由不同芽抽发的枝梢,其形成层和木质部有绿白色和粉红色2种:2种枝梢所结的果实基本上都是红肉的。叶片偶有斑叶现象:春梢叶片较小、偏长,叶缘锯齿,翼叶明显。叶先端锐尖,叶面叶脉不明显。背面微凸,叶柄形成层颜色与枝梢形成层颜色相同。成花能力强,多单花,与枳、枳橙、温州蜜柑和甜橙嫁接表现亲和。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物候期在广州市,粤引红脐橙春芽萌发期为1月下旬至3月初,春梢生长期为2月中旬至4月下旬,秋梢生长期为8月上旬至10月下旬:1月下旬至2月下旬现蕾。3月上旬至4月中旬盛花;果实10月下旬开始着色,成熟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比纽荷尔脐橙迟熟30-40天。从5个区试点情况比较,广州市和从化市在果实着色及成熟期均比梅县早20-30天,在平远县的物候期与贺州市相近,比梅县延迟5~6天,影响物候期的主要因素为不同纬度形成的气温差异。
2.2.2 果实性状 对粤引红脐橙无性系一代、二代果实分别测定,均表现性状一致且稳定。果个中等,单果重约180克,近球形,果皮较紧实,果面稍粗糙,果蒂处有放射状纹,闭脐或露脐。无核,成熟时果皮橙黄至深橙色,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总酸0.876%,固酸比17.12,总糖11.6%,维生素C 594毫克/升,番茄红素8.1毫克/千克,B-胡萝卜素3.1毫克/千克。但在不同区试点其品质风味差异较大,在广东中部地区表现果个偏小,果肉纤维较多,着色差,存在5月落果严重的现象:在北部地区的梅县、平远县和广西贺州市,表现出品质优,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清甜、有独特芳香味。耐贮藏,树上挂果可贮藏至翌年2月份,常温下贮藏,能保存至3月底,品质风味优良,见表1。
2.2.3 开花结果特性 粤引红脐橙易成花,花量大,秋梢是主要的结果母枝。早果性好,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高接第2年结果。4年生树平均株产18.43千克,折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105.8千克,与纽荷尔每667平方米产量1122.6千克差异不明显。
2.3 适应性和抗病性
粤引红脐橙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pH5.5-6.5的红壤、砖红壤,缓坡地、山地及河流冲积地等均适宜种植;和其它柑橘相比,没有特异的病虫危害症状,但较易感染溃疡病:与纽荷尔脐橙比较,该品种较耐寒。能抗-4℃低温;在≥10℃年积温在5500-6500℃,果实成熟前(11月初至12月)昼夜温差大,冬季无霜冻或霜冻来临较晚且持续时间较短的地区种植。表现果较大,果实着色好,品质优,是生产优质粤引红脐橙的优良生态区域。根据7年来的观察和实践,广东平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7℃,年降水量1603毫米,无霜期达300天以上,是适合粤引红脐橙的生产地区。
3 栽培技术要点
粤引红脐橙对肥、水及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宜选择年平均气温20.0~20.8℃、年有效积温>5500℃的脐橙栽培区种植;新建园宜建在缓坡地或坡度≤20度的丘陵地。土层浅薄的果园应挖大穴施足基肥,每年秋冬进行改土。栽植株行距山地为3米*3.0-3.5米,平地果园为3米*4米,严格检疫种植无病苗木。粤引红脐橙花量大,在开花前应剪去过弱和无叶花枝,疏除畸形花和多余的花量,以培养健壮花朵。提高坐果率:幼果期喷施30-50毫克,升“九二○”保果;定果后进行疏果,控制果量: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和硼、镁、锌、锰等微量元素:果实膨大时期对水分亏缺较敏感,高温干旱季节注意覆盖保湿,均衡灌水;采果后或萌芽前对结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方法与其他柑橘品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