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防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xx油田油水井出砂严重的问题,研究应用纤维防砂技术,通过室内实验,对特种纤维的耐酸、碱、高矿化度水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纤维复合体的性能进行评价,在油水井进行了矿场实验,实验数据表明,纤维防砂技术能够提高油水井防砂的成功率、延长注水有效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水井 纤维防砂 渗透率
  前言
  随着XX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挖潜,油井出细粉砂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部分油层的胶结物以粘土矿物为主,粘土矿物见水后极易膨胀、分散,导致地层胶结强度下降,出砂粒径越来越细,降低油井渗透率。部分井由于生产井段长,地层非均质性严重,常规防砂效果较差,导致油井出砂严重、作业频繁,防砂有效期短。常规防砂技术由于强度低,不能满足注水强度的要求,防砂工作反而造成地层伤害。同时由于油层有效厚度薄,应用高粘度的压裂液容易使裂缝扩展到遮挡层以外,压窜油层,影响产量。而低粘度的压裂液又导致支撑剂沉降速度过快,在裂缝闭合前沉降在裂缝底部,影响裂缝高度。为此,针对纤维防砂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善了现有的防砂工艺技术,形成适用于XX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油水井防砂的配套工艺技术。
  1  纤维防砂技术机理
  纤维防砂技术是在携砂液中填加纤维胶结砂和网络剂,充填油层后,每根纤维与若干支撑剂相接触,形成网状纤维阻挡,通过接触压力和摩擦力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当携砂液返排时,因受流体压力,砂拱的剪切形变引起纤维的形变,诱发的纤维轴向力分解为切向和法向分量,切向分量直接抵抗砂拱剪切变形,法向分量增加侧限压力,进而增大支撑剂间摩擦力,间接抵抗砂拱剪切变形,从而提高砂拱的稳定性和临界返排速度,控制支撑剂返排。
  纤维防砂技术采用起“稳砂”和“挡砂”作用的特种纤维。特殊纤维是一种带支链的长链阳
  离子聚合物,在水溶液中靠支链带有的阳离子基团的电性作用而展开。当进入储层后,因细粉砂表面带负电,这就使得软纤维的带正电支链可吸附在细粉砂粒上,从而将分散的砂粒桥接起来,使之成为细粉砂结合体(类似于大颗粒),增大了细粉砂的临界流速,起到了一定的稳砂固砂作用,达到了防细粉砂的功效。起挡砂作用的是经过选择和特殊处理的特制无机硬纤维,利用它的弯曲、卷曲和螺旋交叉,相互勾结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将砂粒束缚于其中,形成较为稳定的过滤体,同时具有相当的渗透率,达到防砂的目的。
  2 纤维防砂技术研究
  2.1 优质短切纤维的筛选
  根据密度相近易混合的原理,XX油田油藏岩性为砂岩,地层砂颗粒密度在2.50-2.65g/cm3,从密度及经济因素来考虑纤维的材质,选用价格较低的G(玻璃)纤维。
  2.2 纤维稳定性试验
  G纤维在酸中的腐蚀程度基本在5.0%左右,耐碱条件下损失率平均在0.39%,损失率越小说明其抗酸、碱、盐腐蚀能力越强,对地层的渗透率伤害越小,能够满足防砂用纤维的要求。
  2.3 网状纤维阻挡对渗透率伤害试验
  纤维和树脂包覆砂混合渗透率为62μ㎡。据有关资料介绍,树脂包覆砂的渗透率一般在13-16μ㎡。说明新型网状胶结复合防砂技术,既能保证很高的渗透率,又能阻止砂子返排。
  2.4 沉降速度试验
  含纤维的支撑剂砂浆则符合Knych沉降定律,随着沉降的进行,并不形成明显的微粒-流体沉降边界,纤维-微粒慢慢压实,几乎不留下任何流体。
  2.5 纤维长度的优化
  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临界压力呈上升趋势,渗透率呈下降趋势,分散性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原纤维中加入50%的15、17mm 纤维的混纤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6 纤维加入比例优化
  混纤加入量越大,临界压力越大,渗透率越小,我们认为取混纤7-12%为宜。
  2.7纤维树脂砂(不固化)体系的研制
  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加,临界压力增大,渗透率降低,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树脂用量取8%为宜。
  2.8纤维树脂砂(固化)体系的研制
  当固化剂的用量达到一定程度、临界抗压差能力不再明显上升,趋下平发入吃济的电度考虑取固化剂浓度为0.8%。
  3现场实施及应用情况
  3.1以治理油层出砂为目的
  在疏松砂岩出砂地层、层间差异大、井段长的出砂井以端部脱砂为目的,在施工初期和中期采取大排量施工,以提高施工压力,填砂的中后期采用降排量方法,如果在施工后期,压力仍没有明显上升,则采用欠量顶替方法。龙A井生产22个层位,其中有14个层位渗透率在100以下,易发生油层污染和砂堵现象,实施前因出砂低產关井,实施后平均日产液7.7t,日产油1.4t,阶段增油217.8t,增气7.92万方。
  3.2 以完善注采并网、提高注水波及系数为基础的油层改造
  低渗油藏储层有效连通差,存在注水闲难,地层能量难以补充的问题,导致区块产量低、采出程度低。以改造油层、完善注采关系为目的实施2井次,2口井累计增注5569m3,对应油井增产原油389.7t,动液面平均上升212m。
  3.3 以完善油井表皮系数,解除钻井及油层深度污染为目的
  以解除污染为目的纤维防砂技术当缝长超3-6m时增产作用不明显,从经济及增产角度考虑,缝长超过污染带0.5m即可达到最大增产效果。实施2口井,累计增产747.2t。
  4 结论及建议
  (1)纤维防砂技术中使用的纤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现场施工添加到携砂液里时,分散性较好,不成包块,施工简便易行。
  (2)纤维防砂技术具有较好的防砂效果,对地层伤害小,纤维对防砂层的渗流能力影响很小,因而导流能力高,对低渗、泥浆污染井有利于油井增产。
  (3)支撑剂中加入纤维后强度高于石英砂,临界返排流速高,不会发生支撑剂回流现象,适于油水井的防砂及地层改造。
  参考文献
  [1]刘玉章 郑俊德 夏惠芬 油井防沙与清砂.难动用储量开发采油工艺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
  [2]J.G.Savins,"DragReduingAdditivesImproveDrillingFluidHydraulics",Oil&GasJournal,Mar. 131995
  [3]罗英俊万仁溥.防沙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厂工艺研究所,辽宁 沈阳
其他文献
摘要: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注水开采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开展,尤其是对注水的水质,对整体的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本文对注水水质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注水水质;油田开发;影响  前言:  注水开采主要是通过进行大量水分的注入,进行驱替原油,并且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同时,通过注水,可以更好的保持地下压力的稳定效果,保证油田
期刊
摘要:抽油机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面的主要机械设备、地层供液情况变化、以及多种因素,从而将会导致抽油机井会出现泵效衰退或者是沉没度减速上升的可能,最终致使泵况效果越来越差,耽误油井开采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抽油机井;泵效;效果分析;改进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纵观我国发展的整体进程,相关人员发现,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石油开采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等因素有
期刊
摘要:我国运用三维地震技术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已经近三十年了,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奋斗中,这一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它所勘探的精确度以及质量都的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应用更加广泛,在煤层的地质勘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进了我国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三维地震;地质物探;运用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开始蓬勃发展,在更加科技化的方法下,地质物探方面也得以进步。三维地震技术如今在复
期刊
摘 要:用油管作为载体连接下井工具进行的修井作业,在施工过程中效率非常低下、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本文对油气井修井工艺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以柔性连接的方式连接下井工具的修井新技术,希望对促进我国油气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油气井 修井技术 柔性连接  1 前言:  在油气田的生产过程中,油、气、水井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导致井的减产,甚至停产。为了维持油、气、水井的正常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水平井固井中存在的水泥浆问题一直是技术上不易攻克的瓶颈问题,此外还有水平段的套管居中问题,为此本文对水泥浆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包括性能稳定,过度周期短、零游离液、流动性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对水平井钻井技术中的套管下入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水平井;固井质量;对策  1.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应用现状  根据我国现有的水平井钻工艺技术现况,我国现在石油开采方面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开发风险因素,利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建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开发风险评价模型,结合相应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天然气地下处置库开发风险的因素较多,只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够有效提高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使用效率,增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安全性。  关键词: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开发风险;评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自然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
期刊
摘要:连续油管与具体采油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采油效率,提升油井生产效率,但是在当前的石油井下生产中由于管理不严谨、连续油管技术操作不科学等原因,导致连续油管这一技术在井下生产作业中应用的效果依然不佳,必须就其应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优化措施。  关键词:连续油管;井下作业;应用;优化策略  随着当前我国石油生产过程中的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积极使用科学的采油技术能够提升
期刊
摘要:基于注水井分层测试效率对注水工艺、油田开发生产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研究与分析注水井分层测试效率的提升方式,对油田开发以及注水生产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分析注水井分层测试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洗井工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等,对注水井分层测试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提升注水井分层测试效率的过程中,则需要从洗井、测试工艺流程、管理控制等角度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注水井分层测试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摘要: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进行井下作业的施工过程中,堵水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的优化,更好的保证了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本文对石油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施工中堵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石油开采;井下作业;堵水技术应用  前言:  石油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井下作业施工的堵水技术应用,更好的保证了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堵水技术多
期刊
摘要:油井热洗节能技术相比传统的机采技术有着诸多的优越性,本文从阐述油井热洗节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现存问题入手,对于油井热洗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油井热洗;节能技术;技术应用   油井热洗节能技术有着自身的特性和优越性,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在提升热洗效果的同时合理的降低油井的载荷,因此对于促进油井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助力作用。  一、油井热洗节能技术分析   油井热洗节能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