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研究四题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针对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全文共分四部分.(1)准噶尔兵锋到达黑海沿岸说考辨.文中主要论述了16-17世纪时诺盖人的迁徙与分布情况,指出1682-1683年间噶尔丹举兵进军哈萨克时,根本不可能自锡尔河流域跨越哈萨克草原而到达黑海沿岸.(2)此噶尔丹非彼噶尔丹.主要针对个别学者将昭梿"萨赖尔之叛"中提到的"噶尔丹"比附为康熙时的"噶尔丹"的观点进行剖析.(3)萨喇勒与萨赖尔是一人非二人.文中论述了萨喇勒、萨赖尔是史籍中对同一个人物的不同称呼,指出有关著述将其当做两个不同人物处理是不恰当的.(4)阿布赉被俘及与噶尔丹策零关系考实.有关阿布赉被俘经过及其与噶尔丹策零关系,学术界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是由其杀死噶尔丹策零之子引起的,并力图夸大其与噶尔丹策零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否定了这种说法.
其他文献
21世纪前10年,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将主要表现为一种不均衡的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上海自身劳动力供给不足与总的有效劳动力供给过剩,同时,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
根据过程性的社会结构分析 ,社区建设是由政府推动、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广泛参与的重塑社会结构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本文提出三个基本观点 :社区建设是调整和改善社会
系根据对美国228名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对未来养老及居住安排看法的调查结果写成的报告.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美国青年和他们的中年父母两代人彼此对赡养父母和对"反哺"的
新社会阶层是实现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必然产物和必要条件.新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在具体经济关系中的利益密不可分,不能离开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来谈诸如劳资利益对立的问题.
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中国老年人与已婚子女高水平的同住现象,通常被理解为传统的家庭观念在这个地区持续的一种表现.但是,在中国城市,尽管受不同的传统与非传统观念的影响,家
从不同性别的子女在增加家庭劳动力和经济收入、家庭养老保障等方面分析,贫困地区不同性别子女对家庭的价值差别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表面上的差别已与实际情况发生分离.追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社区会所也应运而生 ,并成为城市经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会所的发展 ,丰富了社区文化内容 ,进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本文以北京为例 ,说
传统观念具有双面刃作用,它既可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力.从主观因素来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落后的生产、生活、生育、消费、教育等价
20世纪 30年代在云南出版发行了一套关于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丛书。云南大学图书馆至今仍有完整收藏 ,笔者将此丛书介绍于读者。 In the 1930s, a series of books on the
在当今企业环境日益复杂而活跃的背景条件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重组和迅速转型.这要求企业要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灵活性.为了确保实现这些动态的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