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生心灵更深处漫溯

来源 :江苏教育·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tentw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班档案】金月昌,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高级教师,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常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2016年全国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所带班级曾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班集体”“常州市职业教育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摘 要】教师要为学生今天的成长护航,也要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基。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文化滋养学生心灵,为学生发展奠定精神底色,让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
  【关键词】精神成长;心灵发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1-0023-03
  【作者简介】金月昌,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
  班主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在另一颗心灵里生根发芽。
  教育,其实是一个悟道的过程。班主任,更需要悟道,得道,引学生入道。我们既要为学生今天的成长护航,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基。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我希望学生有更好的生命状态,所以在做好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关怀: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从常规管理走向文化创建,用文化滋养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心灵发育,为学生奠定精神底色,让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
  一、去弊扬善,触动学生内心生长
  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们思想觉解的过程,是其对现实生活领悟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自我、社会和人生有基本的“应知应觉”,就会自觉呈现良好的生命状态。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后知后觉”,有的甚至“不知不觉”,由已然到应然需要教师的使然,需要教师用适合的内容和方式去“触觉”,引导学生“渐悟”,促进学生心灵发育和精神成长。
  1.阅读提高认知。正确的认知是正确行动的前提,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必须要改变学生的认知。对于没有得到充分养成教育且又处于叛逆期的中高职学生来说,改变他们的认知,要用“文火”慢慢炖,在我看来,阅读是最好的方法。朱永新教授也说过“改变从阅读开始”。学生的大脑就是一个储量丰富的CPU,就看教师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吸收和储存,只要储存到一定的量就肯定会发生质变。课余时间,我组织学生走进学校图书馆,引领他们走进阅读的世界,指导他们阅读经典。我每月会向班级投放10本左右《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每天早晨在班级群里发送一篇文章,每天用“金月昌特色班级文化”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优秀的学生周记。学生们在阅读中找到自我,提高并丰富认知,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2.周记内化品性。要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就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在自觉自悟的过程,在深入的自我反思中走向理性。魏书生说:“写日记就是在进行道德长跑。”《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不少于600字的周记,让学生用写周记的方式进行“自省”:省学业、省生活、省做人、省做事;用写周记让学生记录自我的成长,激发其对生命、人生的敬畏。对于这个要求,学生起初有抗拒、有逃避、有应付,甚至有诅咒,但在我一再坚持和强化下,学生们最终走向了自觉和规范。而今,我每周最幸福的时光便是批阅学生周记的时候,通过周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班级动态。
  3.活动激发体验。职业学校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我通过设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点燃、激活他们,让他们获得仪式感、满足感、成就感、存在感和自我实现感。我在活动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慢慢形成了。下面是一次班级活动后我们班学生拟写的通讯的节选:
  周五下午原本是计算机课,由于科任老师要带13级学长参加招聘会,这节计算机课临时调整为自习课。于是金老师便利用这节自习课组织了一次“四个一”活动。活动内容是:一次13层楼梯攀登体验、一场刘囯钧纪念馆参观、一篇励志文章欣赏、一份班级周报解读。
  第一项活动是爬楼梯。金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爬学校图文楼。一开始,大家都很不解,放着电梯不坐,却来爬楼梯,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可是金老师什么也不说,只是带着我们向上爬。爬到5楼,他让我们站在窗口向外看,可能是楼层太低了,我们什么都看不到。于是,金老师让我们继续往上爬,等爬到了13楼,金老师又让我们看窗外。透过窗户,我们看到了远处的风景,此时,大家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消失了,留下的是无尽的惬意与满满的自豪。同学们一个个似乎明白了什么。
  …………
  回到班里,金老师又用“金月昌班级特色文化”微信公众号向我们推送了一篇励志文章《人生就像爬楼梯》。金老师对我们说:“刘国钧为什么能从一个15岁的学徒成长为泽被后世的爱国实业家?我们如何在未来的招聘中成功胜出?答案是‘人生好比爬楼梯’。”至此,同学们都恍然大悟,原来金老师是要我们明白人生就像爬楼梯,我们要登高望远,就必须一步步努力向上攀登。
  …………
  这是令全体同学难忘的一天。一次攀登、一場参观、一篇文章、一份周报,既有认识又有体验,活动开阔眼界,启迪心灵,激励着我们心怀远方。
  二、利他原则,开悟学生明晓事理
  现实中我们过于强调“管理育人”,总是强调学校立场,教师张口闭口学校规定、学校要求,但却不重视学生立场。我们很多时候说学生“难管”,其实学生不是不接受学校和教师的管理理念,很多情况下,他们只是不能接受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方式。
  《论语》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有道德感和羞耻感。对于卫生值日、早锻炼不到位的学生,我总是从他们的立场说理:一谈时间成本,事情做不好,必然要重做,偷懒一分钟,多费半小时;二谈情绪成本,谁都不愿意一大早就被批评,受批评会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一天的心情;三谈信用成本,一个人如果总是不遵守约定,特立独行,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在集体中形成负面形象,进而无法得到集体的信任;四谈机会成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是留给愿合作、肯合作的人的。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自主处理问题
  教育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所以培养他们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和突发事情时知道该怎么看和怎么做。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提升学生做人做事的格调,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教会学生看问题的角度、立场、原则和方法,我会告诉学生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果寻因、以小见大、由点到面、普遍联系、蝴蝶效应、马太效应等道理。
  一次,因为阴雨,班长发来短信问:“老师,体育课上不上?”我回复她:“如果你现在是我,你会怎么办?”过了一分钟,收到回复:“老师,我懂了,我马上通知大家到体育馆上课。”
  我指导学生识人识事。一个人行为的上游是动机,下游是结果,不要光看他做了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做、做得怎么样、出发点是利己还是利他。
  语文课上,我让学生自由辩论,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关怀。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我让学生一探黛玉“表现”如何,引导他们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看问题;二探黛玉“表现”根源,引导他们由现象到本质、由果寻因析问题;三探黛玉“表现”启示,引导他们由文本到生活、由人及己寻答案。
  四、绿色惩罚,推动学生自我发展
  一个人内部世界的改造,必须有外部世界的监督,由他律到自律,最终将认识化为行动,让行动变成习惯,让习惯成为自觉。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有高度的自觉性,这时班主任必须启动问责,进行强力推进,让部分“后知”“后觉”跟着大部队“长征”。
  王阳明在《致良知》中说:“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这启发我们批评学生要委婉留白。所以,我问责学生的方式是写“说明书”,我称之为“绿色惩罚”。我要求学生在说明书中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主要是陈述问题,说明具体情况;“为什么”主要是搞清楚问题的原因,找寻现象背后的实质,将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怎么办”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措施,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证明和担当。说明书的字数根据问题的性质、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标准。
  写说明书的過程就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拷问的过程,是其内心积极与消极两股力量斗争的过程,是实现新我、超越旧我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写完了说明书,问题、是非也就明明白白了,基本上就不用班主任再费口舌说教了。实施“绿色惩罚”,学生内心会很温暖,会有获得感,既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还能优化班级,促进班集体建设。
  春风化雨,撑一支长篙,向学生心灵深处漫溯;
  润物无声,树一份信念,等他们最终破茧成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连续环形撕囊技术(CCC)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质量的关系.方法:将26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连续环形撕囊组(CCC)和经典信封式截囊组(E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8-0070-02  如何正确看待“重奖技能冠军”?  首先,要科学分析“重奖技能冠军”的现实意义。一、“重奖”是对国际一流技能水平的价值肯定。由此,给予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者重奖是“合适的、值得的”。二、“重奖”是激励提升技能水平的具体举措。根据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和省、市、学校都出台了系列奖励办
摘要: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在各个院校也逐步开展起来,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文中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改革对策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群有运动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它是学校体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
摘要:在体校武术运动员当中,能够获取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力量,武术运动当中比较重要的武术运动素质,所以力量训练是武术日常训练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体校武术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希望可以为体校武术训练活动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体校;武术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策略  作为我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武术运动在我国已经具备上千年的历史。长期以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学认识;办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6-0015-03  在当前的社会认知下,学生包括家长选择职业学校往往是比较后的无奈选择,是升学竞争失败后的被动选择,是必须继续接受教育的文化背景下自我抚慰的选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使得各行业、各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心理接受程度、发展前景、保障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