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蕴含着道德信仰的内容。被视为和谐社会建构关键点的公正制度建设,必须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目前制度缺失的根由在于为谁服务的道德理念未能在实践中真正解决。社会和谐不单指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意味着人们对这种秩序的心悦诚服,并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心理上的和平与安宁。从物本角度来诠释和谐社会容易将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相混淆。和谐社会有外在和谐与内在和谐两个不同的层次和等级,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追求更高级的持久的和谐。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弱化已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精神阻抗。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contain the content of moral belief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mpartial system,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key poi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be ethically justified before it can be approved by people. The root cause of the current system is that for whom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service failed to really solve in practice. Social harmony refers not only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al order but also to the peace and quiet of the mentality and mentality that people have sincerely admired for this order. It is easy to confuse social harmony with social stability by interpre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material point of view.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levels and ranks of external harmony and internal harmony.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y socialism is to pursue more advanced and lasting harmony. The weakening of the socialist moral beliefs has become the spiritual impetus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其他文献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汉语又是母语,可以说阅读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此,教师不仅要全力抓住课堂阅读这个主阵地,而且要扩展延伸,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
良好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各种环境进行活动,并容易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承认的教育 帮助,从中获得发展.所以培养并保持幼儿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是至
本文对当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并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
明代的理学家中,江西人吴与弼、胡居仁、罗钦顺、何心隐等人,都是闻名当世、影响后代的姣姣者.阳明的心学首倡和发展,也是在江西.理学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然会影响文
自传体记忆一直以来都是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与人的认知、情绪、人格、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该综述对近年来自传体记忆研究的一些进展做了回顾,总结了自传体记
契约关系的发育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契约关系的发育和完善,维系契约关系与礼俗关系之间的张力是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更加重视礼
任何组织都有一个治理问题,当然学校也不例外.但学校与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没有所有者.因此,控制权是影响学校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变量.作者主要以民办
目的:探讨师范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09/10用抑郁自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以班为单位,用匿名的方式对河南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建构,离不开现代西方哲学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在开启这一视域时,我们也需要对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边界进行一定的界划,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混为一
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科学的价值负载有一定的层次,并对科学负载的层次进行了初步的的分析.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