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人类传统优秀品质的象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之间的感恩情怀日益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祖国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职德育教育的缺失,已经在他们心中形成一种不知感恩的恶流,对中职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就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孕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 引言:
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武汉的以为88岁的大爷在离家不足100米的菜市场摔倒后,无人敢上前搀扶一把,最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而窒息死亡。再加上社会上沸沸扬扬分“彭宇案”更是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的中职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正处于情感特征塑造的关键时期、敏感时期,如果他们自身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识,不能对自己、对社会、对周围的世界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付出、不懂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味的抱怨社会的不公、有的甚至在社会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仇视心理,那么。这样的一代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等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站在一个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索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的职责。
(二) 感恩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关于感恩教育的实践很多人都做出尝试,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应从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点滴的渗透,结合教学进行实践。
2.1、提升语文教师素养,为感恩教育奠定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主题是每一位教师,感恩教育能否在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要看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人格魅力、综合素养等。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自身素养并不高,很多中职学生都是一些中考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思想一直不坚定,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树立积极、健康、完整的典范形象。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才是一位值得学生感恩的教师,才能用自身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首先,中职教师应是知行合一的教师,中职语文教师都是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作为教育者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十分关键,即: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也不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一定的道德高度来要求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其次,要做海纳百川的语文教师,这是对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的最独特要求。中职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覆盖面进行扩展,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技巧的运用等知识外,还必须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旁征博引、深入挖掘人文内涵,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提升奠定基础、最后,要做激情飞扬的中职语文教师,在中职语文教材中买很多文章都包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具备很多可以挖掘的感恩认知资源。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文章中的情感体验,就无法用文章中的这些情感体验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从而使那些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投入到教学中,在对作品的深刻感悟后带着激昂、悲愤、忧伤的情绪,运用教师充满的号召力、感染力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感恩心灵的洗涤。
2.2、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资源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与实施,中职语文教学也受到了深入的影响,语文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对多元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包容、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渗透都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内涵。虽然中职语文教材的版本很多,但是不论如何变化,教材中对学生感恩情怀、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始终不变的主题。中职语文三年、四年的教材中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包罗万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秀美的山川、亮丽的风景、动人的故事、优秀的人物、科学的说明、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内涵。面对这样的语文教材内容才,从中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具有先天的优势。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教学效果一定非常好。
2.3、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中职语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向家人、社会回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感恩情感的体验,通过学习、生活的世间情感体验,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美德、什么使感恩,如何感恩、如何回报。另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欢迎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来表达学生的心声,将学生的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高层面。
总之,感恩作为人类的优秀品质,对于培养亲社会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碍于责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努力渗透感恩教育,不要以为的苛责学生,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状态性感恩情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志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阅读,2012(09).
[2]左兰英.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09).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孕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 引言:
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武汉的以为88岁的大爷在离家不足100米的菜市场摔倒后,无人敢上前搀扶一把,最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而窒息死亡。再加上社会上沸沸扬扬分“彭宇案”更是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的中职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正处于情感特征塑造的关键时期、敏感时期,如果他们自身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识,不能对自己、对社会、对周围的世界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付出、不懂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味的抱怨社会的不公、有的甚至在社会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仇视心理,那么。这样的一代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等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站在一个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索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的职责。
(二) 感恩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关于感恩教育的实践很多人都做出尝试,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应从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点滴的渗透,结合教学进行实践。
2.1、提升语文教师素养,为感恩教育奠定基础
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主题是每一位教师,感恩教育能否在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要看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人格魅力、综合素养等。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自身素养并不高,很多中职学生都是一些中考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思想一直不坚定,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树立积极、健康、完整的典范形象。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才是一位值得学生感恩的教师,才能用自身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首先,中职教师应是知行合一的教师,中职语文教师都是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作为教育者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十分关键,即: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也不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一定的道德高度来要求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其次,要做海纳百川的语文教师,这是对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的最独特要求。中职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覆盖面进行扩展,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技巧的运用等知识外,还必须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旁征博引、深入挖掘人文内涵,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提升奠定基础、最后,要做激情飞扬的中职语文教师,在中职语文教材中买很多文章都包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具备很多可以挖掘的感恩认知资源。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文章中的情感体验,就无法用文章中的这些情感体验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从而使那些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投入到教学中,在对作品的深刻感悟后带着激昂、悲愤、忧伤的情绪,运用教师充满的号召力、感染力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感恩心灵的洗涤。
2.2、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资源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与实施,中职语文教学也受到了深入的影响,语文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对多元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包容、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渗透都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内涵。虽然中职语文教材的版本很多,但是不论如何变化,教材中对学生感恩情怀、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始终不变的主题。中职语文三年、四年的教材中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包罗万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秀美的山川、亮丽的风景、动人的故事、优秀的人物、科学的说明、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内涵。面对这样的语文教材内容才,从中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具有先天的优势。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教学效果一定非常好。
2.3、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中职语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向家人、社会回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感恩情感的体验,通过学习、生活的世间情感体验,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美德、什么使感恩,如何感恩、如何回报。另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欢迎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来表达学生的心声,将学生的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高层面。
总之,感恩作为人类的优秀品质,对于培养亲社会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碍于责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努力渗透感恩教育,不要以为的苛责学生,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状态性感恩情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志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阅读,2012(09).
[2]左兰英.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09).